水稻、花生、谷子、棉花适合在哪种土地里生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5:25:21

水稻:
  1、土壤整体构造良好。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反映了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土壤剖面层次鲜明,则是水、肥、气、热协调的标志。耕作层松软,伴随着土壤质地适中, 结构和通透性良好,耕性适宜,富含植物养分。犁底层发育良好并较紧实,有保水、保肥能力,又有一定的渗水性,不影响根系的向下延伸。要使土壤整体结构良好,关键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搞好排灌系统,使地下水位下降。并实行水旱轮作,适当加厚耕作层,重施有机质肥料, 使之松软肥厚。
  ??2、土壤中养分含量充足而协调。高产水稻的土壤多为微酸性到中性( pH值6.0~7.0) , 有机质含量2%~4%, 全氮含量0.13%~0.23%, 全磷含量0.11%以上( 每亩有效磷5 千克以上) ,全钾含量1.5%以上( 每亩速效钾15 千克) ,以及较高的阳离子带换量( 每100 克土不低于20 毫克当量) 和较高的盐基饱和度( 60%~80%) ,主要营养元素充足,又不缺微量元素。既要有较多的活性有效养分,还要有大量的非活性有效养分, 才能保证在整个生长期间源源不断地供应,不致缺素脱肥,影响稻株顺利而健壮的生长发育。要使土壤养分丰富而平衡,就得不断培肥土壤,关键是大量施用有机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和生物性。施用化肥要注意配合与补充缺素。
  ??3 、土壤的保水、保肥性好。水稻在栽培过程中要求土壤有较好的保水性,才能减少灌溉水量的消耗,避免有效养分流失。但犁底层过分紧密和土壤粘重的稻田,渗漏量过小,土壤还原性增强,产生的有毒物质难以及时排除,有益微生物和养分的释放受阻,水稻生长就会受到抑制,甚至产生毒害。因此,稻田土壤保持一定的渗漏量可随水向土壤输送一定数量的氧气,使氧气能更好地移动和平衡,促进水稻的营养环境不断更新, 对于保持水稻根系健康生长是必要的。稻田的日渗透量以9~15 毫米较为合适,灌溉1 次水能保持5~7 天。如果渗漏量过大,引起养分大量流失也是不利的。土壤保肥性是指土壤贮存有效养分的能力,同时也包含着耐肥性。土壤保肥性好既能积累保存大量养分,又能源源不断的充分而持久供应养分。养分过浓时,能起缓冲作用,不致" 烧苗" ;养分较稀薄时,也不致把养分固定而不释放,妨碍稻苗吸收。土壤的保水性、保肥性相关,且有一致性。保水力低的田,保肥力往往也低。沙田土壤粘粒含量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