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断章》的多义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1:59:55
最好简洁明了谢谢

卞之琳的《断章》只有短短四句,明白如画,似乎一看就懂,但仔细推敲又觉意犹未尽。
李健吾认为这首诗重在“装饰”二字,暗示人生不过互相装饰,很有些悲哀的味道。
但作者却不同意。认为该诗意在“相对”的关联。桥上的人把眼前作为风景来欣赏,而楼上的人又把桥上的人当做风景的一部分来观赏,这是一种相对的关系。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进入别人的梦中又装饰了别人的梦,又是一种相对。人生处处有相对,又何必自怨自艾呢?
同时,这首诗又包含了主客体相互转化的哲理。“你站在桥上看风景”,“你”是主体,“风景”是客体;“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又变为了客体,或者说“你”本身即是客体又是主体,只是因为不同的情境、着重点不同而已。
以上观点参考北师大版《中国现代文学史》,希望能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