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如何理解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21:32:49
怎么都是些不招变幅的话 前面还有数字是些什么意思
比如说 1:1 耶稣基督的启示,就是神赐给他,叫他将必要成的事指示他的仆人。他就差遣使者,晓谕他的仆人约翰

是什么意思 有故事么 给个链接上来 要全部的 好的加100分

汉译和圣经的相对性
  汉字“圣经”所对应的印欧语系第一语言英语是"Holy Scripture”,而非Bible。同时Holy Scripture在西方语文中指的是任何宗教典籍(Religious Text),也并非局限在基督教宗教典籍上。因为任何宗教都是建立在宗教典籍之上的,任何宗教典籍都是神启的或者是超自然的,任一宗教典籍对该宗教的信徒都是神圣的,都是圣经,任一宗教教徒都希望非该教教徒称其宗教经典为圣经,但任一宗教的圣经对于异教徒而言都不是圣经,圣经仅仅是任一宗教内部的称谓。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语言文字本无善恶是非优劣之分别,可一旦联系到具体的使用者和对象,其蕴涵的褒贬好恶等情调就会因立场不同而发生转移。把“新、旧约”称作“圣经”的,最初应仅限于基督徒。换个立场,彼所谓“神圣”者,此也许会视为“异端”。基督徒不就喜欢把一切非基督教的思想斥为异端邪说,一切非基督教信徒叫做异教徒吗?试想,基督徒有可能把伊斯兰教徒视为神圣的《可兰经》叫做“圣经”吗?可奇怪的是,国内有些作者写文章时,无论自己是否基督徒,竟也跟着西方的作者把“新、旧约”称作“圣经”,(公元一词就出于圣经,我们现行的纪年就是出于圣经)把基督教诞生前的古希腊人或基督教诞生后的非基督徒叫做“异教徒”,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西方(基督教)中心论”的价值观念。其实,“圣经”一词并非中性的专有名词,它是暗含有使用者的价值取向和情感立场的褒义词。儒家的“圣经”是《诗》、《书》、《礼》、《易》、《春秋》等经典;道教的“圣经”是《道德经》、《南华经》以及“道藏”中的一些著作;佛教的“经圣”是“三藏”中佛祖所说的部分;伊斯兰教的“圣经”则是《可兰经》。另外,英文Bible来自拉丁文biblia,而biblia来自希腊文βιβλ?α,用转写自腓尼基向希腊出口莎草纸的港口名字代指书籍或莎草纸。准确地说,“圣经”也不是一部书的名字。希腊原文是指纸草的内皮,后来则具有了纸、卷轴和书的意义。再后来才被耶稣之前的希腊化犹太难民指代旧约的希腊文七十士译本,但用的是复数形式意思不过是“那些书”而已。“那些书”最初仅指旧约的希腊文译本,是基督教作者的叫法。犹太教徒对自己的经典自有亚拉姆语叫法,叫做“塔纳赫”,是其三个组成部分的名称的开头字母组成的犹太教经典共包括《创世记》等二十四部书,所以“塔纳赫”可译作“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