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acco125125 老师: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例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0:56:41
第十七章第二节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下面两道例题有点搞不明白,还请指教。
例17-6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供销合同,约定甲公司在2008年11月份供应给乙公司一批物资。由于甲公司未能按照合同发货,致使乙公司发生重大经济损失。乙公司通过法律程序要求甲公司赔偿经济损失55000万元,该诉讼案件在12月31日尚未判决,甲公司确认了40000万元的预计负债,并将该项赔款反映在12月31日的财务报表中,乙公司未确认应收赔偿款。2009年2月7日,经法院一审判决,甲公司需要偿付乙公司经济损失50000万元,甲公司不再上诉,赔款已经支付。
假定甲、乙两公司均于2008年2月15日完成2008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假定税法规定,上述预计负债产生的损失仅允许在实际支付时于税前扣除;假定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2009年3月31日,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甲公司会计处理
1.记录支付的赔偿款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00
贷:其他应付款 10000
借:预计负债 40000
贷:其他应付款 40000
2.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00 (40000*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0000
(不明白,怎么确定的金额(为什么要用40000*所得税率,不是10000*所得税率);这里为什么确定是递延所得税资产,为什么在贷方?为什么不是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这里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是怎么确认的?)
3.调整应缴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缴所得税 12500 (50000*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2500
(这里为什么又用50000*所得税税率了?)
4.结转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5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500
5.调整盈余公积
借:盈

你好。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的有关规定,题中:

  一、例17-6

  (一)“2.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00 (40000*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0000
  (不明白,怎么确定的金额(为什么要用40000*所得税率,不是10000*所得税率);这里为什么确定是递延所得税资产,为什么在贷方?为什么不是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这里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是怎么确认的?)

  该分录,为冲回原确认的预计负债相对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原因:题中说明“预计负债产生的损失仅允许在实际支付时于税前扣除”,意指该损失在确定支付时税前扣除(此处观点,值得商榷,这里暂不讨论)。既然法院已经判决赔款50 000万元,则该损失准于在2008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中扣除,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应当予以冲回(原确认递延所得税时,10 000万元部分尚未知晓入账,不存在确认暂时性差异的问题,而只有40 000万元部分确认了暂时性差异)

  (二)“3.调整应缴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缴所得税 12500 (50000*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2500
  (这里为什么又用50000*所得税税率了?)

  该分录,为调整2008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应交数。

  原因:既然赔款损失能够在2008年度中税前扣除,而原尚未扣除,因此,应当补扣,由此少交所得税12 500万元,应予调整。

  (三)“调增营业外支出10000万元(为什么不是50000万元?)
  “调增所得税费用2500万元(明明是贷方余额12500-10000,为什么是调增?书错了?)”

  利润表的调整,应当根据题中调整分录中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确定:
  第一笔分录,“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 000”:对应“营业外支出”
  第二笔分录,“借:以前年度损益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