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有真性和假性,能不能准确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4:55:38

一般来讲,只要眼睛在看5m以远时,外来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前聚焦,在视网膜上则为焦点后的模糊影像,都会出现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的现象,我们称之为近视状态,但这种近视状态并不都是真正的近视眼。所谓近视眼也叫短视眼,中医称为能近怯远,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造成眼球前后径过度发展、角膜和晶体表面曲度过强、屈光间质屈率过高,这种近视现象即使用散瞳药松弛调节后远视力也不会增加,近视度数也不减少,所以临床上有时也称其为真性近视。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睫状肌持续收缩,形成调节痉挛,也会使5m外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前聚焦,眼球处于“近视”状态, 这种“近视”一般发病时间较短,用散瞳药松弛眼的睫状肌使调节痉挛解除后,远视力会有明显的提高,此时如用检影法验光,近视度数可消失,这种现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近视,故称为假性近视。如果在真性近视的基础上又有睫状肌痉挛,则会形成中间性近视,也称为半真半假性近视,这种近视如不用散瞳剂解除调节痉挛,验光度数会超过实际近视度数,在临床用散瞳剂松弛调节后,近视度数比不用调节松弛药前明显减少,即可说明有一部分为假性近视。

从表面上看,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表现一样,即看远模糊、看近清楚。但透过现象看本质,两者区别很明显。所谓假性近视是由于经常不正确地用眼,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得不到应有的休息,晶体也随之处于变厚的状态。这样外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经过变厚的晶体体房屈折后,焦点落到了视网膜前面,看远处的东西自然就不清楚了。这个时期,眼球无器质性改变,如果能够适当的休息和治疗,注意用眼卫生,合理使用眼睛,还有希望恢复正常视力。但如果在假性近视阶段不及时纠正和治疗,久而久之就会发展成真性近视。治疗假性近视的方法很多,主要是放松调节,如:应用睫状肌麻痹剂散瞳,针灸、理疗,改善学习环境、注意用眼卫生,认真做眼保健操等。
如果怀疑有假性近视,可到医院眼科检查,医生会用散瞳药水把瞳孔扩大,待睫状肌麻痹后进行检查验光,如果没有屈光度的改变,同时经散瞳后视力明显进步或恢复到正常,说明只是假性近视。如果经过散瞳麻痹睫状肌验光有相应的近视屈光度的改变,散瞳后视力无提高,加相应的近视屈光度视力可提高,这就是真性近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