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达内+帕文”政策是什么政策?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21:44:16

皇马的齐达内加帕文政策是指皇马只引进中前场的巨星,而不会在短期内引进中卫,取而代之的是让帕文等有潜质的年轻球员在锻炼中成长.“齐达内+帕文”政策一直是弗洛伦蒂诺的组队策略,靠国际巨星创造的环境培养优秀的本土球员是皇马主席上任伊始的理想。 从2000年开始,皇马主席佩雷斯每年引进一位像齐达内一样的已经成名的巨星,如2000年夏天菲戈,2001年齐达内,2002年罗纳尔多,2003年贝克汉姆,2004年欧文, 以此来增加本队的实力,还能带来此巨星的球迷,从而增加本队的人气更重要的是经济效益,凭着巨星内在的实力和俱乐部巨大的经济实力,皇马以此成功地进行着经济优势的运作;而每年也要在二线、三线、青年队中提拔出像帕文一样有潜力的年轻球员以次来保证球队血液新鲜、长盛不衰,还能培养出本队的巨星(如劳尔),还可以进行巨星换巨星的交易。
  从这几年来看,这个政策比较失败,不仅战果不佳,而且还很伤老功臣的心,这个政策牺牲的就是那些挤在中间的球星:马克莱莱,麦克马纳曼,坎比亚索,索拉里,莫伦特斯,穆尼蒂斯……在近几个赛季中,皇马俱乐部出走了差不多有20位这样的球星,比如耶罗在得到丰田杯后回到休息室就被宣布走人,马科莱莱更不用说。自从马科莱莱走后卡洛斯和萨尔加多的两翼齐飞战术因日益老化却无人补防而衰落,麦柯玛纳曼、雷东多的离开也令球迷失望。巨星云集也造成了巨星们的懒惰与傲慢,埃尔格拉、索拉里、莫伦特斯、帕文等有相当潜力但名气稍小的球员备受压制,致使球队整体水平下降。这直接导致了自2003赛季以后,到2006年皇马没有获得过一次冠军.
  至于年轻的“帕文们”,他们的成才率显然不可能是100%,而且他们显然也不可能在一夜间成熟,这是不可违背的足球内在规律。痛苦的磨练是新人成熟不可缺少的因素,而在皇马队中正缺乏了这个必备条件。人们看到了费戈、齐达内、罗纳尔多、贝克汉姆前赴后继地来到神圣的伯纳乌,但再也没有像劳尔这样的本土球员从岩石缝中找到生存的空间,引进一个“齐达内”就可能意味着另一个“帕文”梦想的破灭。
  齐达内+帕文,一个看上去很美的理想主义化构想,但在一支完美的团队中,不可能只存在大师和年轻人,中坚力量和后备队同样是不可或缺的粘合剂,一支拥有各种不同角色、各司其职发挥不同作用的团队才是真正强大的团队。
  从历史角度看,上世纪90年代初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