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受金丧名节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0:58:15
文章翻译 选自清◎戴钧衡《朱建论》

朱建悲剧的启示 文 / 听雨声

Zhu Jian accepted the bribe money and lost his honour.

初读《汉书<朱建传>》,朱建的一生给我的印象是太悲惨了。一生几祸其身,最终死于非命。然而论其悲惨,并不在此。在封建社会里突遭横祸的事并不鲜见。享有安刘氏天下之功的周勃,也曾因汉文帝疑其谋反而下狱,何况他人呢?朱建的悲惨在于他“始名廉直,不终其节”,以自己不洁的行为,断送了半世英名。朱建的堕落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思考。认真研究朱建堕落的原因,防止朱建悲剧在我们身上重演,对加强党员和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应该是很有益处的。

朱建是西汉高祖、文帝时人。黥布做淮南王时,他出任淮南相。汉高祖十一年,黥布欲谋反,找朱建商量有关问题。面对如此大逆不道的行径,面对曾夜坑秦降卒二十万,杀人不眨眼的黥布。不同流合污,就有被杀的危险。何去何从,生命攸关。然而这时的朱建却表现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不畏权贵,不惧淫威,置生命于不顾,不但不为黥布出谋划策,而且竭力谏止。黥布失败被诛后,汉高祖刘邦有感于朱建的高风亮节,赐其为平原君,并将其全家接到长安居住。朱建遂以“行不苟合,义不取容”的美名享誉朝野。

在以后的宦海生涯中,朱建表现的十分不俗。不媚权贵,不枉公理,不谋私利。世人无不称其“刻廉刚直”。其母去世时,他因家贫而无力为母亲发丧。一个封建官吏,在官场中如果稍徇私情,家境也不会如此贫寒。由此可见,朱建做官是多么的清正廉洁。不仅如此,他对行为不端的人还十分鄙视,从不与他们交往。辟阳侯审食其无德无才,靠献媚邀宠和扶持吕氏势力得幸于吕后。对这位权重势大的人物,很多人巴结犹恐不及,岂敢得罪。朱建非但不主动交结,当审食其屈尊欲与其交往时,朱建避而不见。耻于与审食其及吕氏集团人物为伍。这时的朱建,品德是多何等高尚、做人是何等正直、行事是何等廉洁。他确实没有辜负“行不苟合,义不取容”的美名。
如果朱建能把“行不苟合,义不取容”奉行终身,他不难成为一代廉臣。然而他做不到。他到底没能过得去金钱与人情合筑的关口。他败下了阵,而且败得很惨。

朱建的母亲死后,审食其赍百金为其母送葬。贫困的朱建再也经不起金钱的引诱了。他不再鄙视审食其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