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理解,高手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5:10:32
学生问老师一个生物学上的问题,老师无法回答。在得知学生的父亲是生物学家后,就让其回家问父亲。孩子的父亲没有解答,而是写了一封信,让孩子带回学校让老师为孩子解答。
孩子的父亲无疑是位高明的老师,他既为孩子解答了问题,又维护了老师在孩子心中的地位。
我还曾听说另外一个事例。一个孩子在美术课上画了一支枪,被美术老师骂了一句:“你画什么枪,你还想当土匪?”这以后,“土匪”就成了孩子的绰号。孩子的心受伤害了,从此变得一蹶不振,成绩更是一落千丈。孩子的父亲了解情况后,交给孩子一把手枪和一束鲜花,对孩子说:“刚才老师来家了,很为过去的行为感到难过,特地来向你道歉,不巧你不在,这是她给你买的枪和花,希望你原谅她……”孩子的眼睛一下子湿润了,马上变得满心欢喜。从此,孩子一改往日的萎靡不振,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也许孩子永远都不知道,这枪和鲜花是父亲自己买的,老师也没有来过家里,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从此开始振作了。父亲的做法难道不高明吗?
我们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遇到贤能的老师,但当孩子“不幸”遇到“不高明”的老师时,作为家长,一味地埋怨是无济于事的,最好的办法是,我们自己做孩子高明的老师。
1. 第一个事例和第二个事例的相同和不同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给标准答案,谢谢。

相同:孩子的父亲用爱的方式使孩子成长,获取知识,振作起来,都闪现出父亲的智慧和善良之光。
不同:第一篇文章中父亲维护不高明的老师,第二篇文章父亲是用行动弥补不高明老师给孩子带来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