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拉弧圈球的深度问题,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就搞定了大部分弧圈球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2 02:22:42
直拍反胶,不横打。有几个困惑求教,望高人不吝赐教。

1、拉前冲弧圈球和加转弧圈球的不同在于拍型的前倾程度和触球后发力摩擦的方向,向前摩擦多,拍型前倾多,就是前冲弧圈。向上摩擦多,拍型前倾少就是加转弧圈。是这样么?
2、然而即使是拉加转弧圈,希望让对手推挡出界,也有拍型和触球瞬间摩擦方向的不同。如果多向后引拍,前冲力就强,配合上旋转就更容易造成对方出界;而向上摩擦多些,尽量让旋转强烈,也能造成对方冒高,甚至出界。可前冲强烈了,脱板就快,向上加摩擦就不容易强烈,是这样么?如果是,该侧重摩擦还是侧重前冲力?
3、事实上,向上摩擦越多,上旋越强,可弧线也越容易高,是这样么?那我该追求低弧线,还是追求强旋转,最佳的平衡该如何找?
4、引拍越后,加的前冲越强,是这样么?还是一般后引就已经足够了,没必要尽量向后?后引拍多的坏处是速度慢,来球快了来不及,可来球如果不快,时间足够,应该尽量后引么?
5、拍型竖直和拍型前倾哪个更容易加大摩擦?哪个更容易加大前冲?如果来球为比较低平的不转球,我竖直拍型拉球和拍型前倾(比如45度)拉球,哪种更容易让对手推挡时出界?
6、如果对方用反拉弧圈的方式接自己的弧圈球,肯定是拉前冲弧圈比加转弧圈更让对方反拉难度大。那如果是拉加转弧圈让对方反拉,是不是旋转强烈些也意义不大,所以该减少向上摩擦成分,降低弧线,向前摩擦为主,尽量向前冲弧圈靠拢?

问题比较多,分却没多少了,请原谅,请不吝赐教,谢谢。
关于引拍是不是尽量向后的问题:有人说即使有时间,也不要引太多,和腰同步即可,是那样么?我感觉如果要拉前冲弧圈,以速度为主,就少引些,能来得及大幅向后引也不为。如果拉加转弧圈,以旋转力量为主,就要尽量多引,请问我的看法对不对?

1:加转弧圈球是在球出手的一瞬间,手腕向内侧勾一下,使球增加侧旋,落在案子上会向左前方弹,而不是只向前弹。
2:一般会选择侧重前冲力(速度)
3-6:根据来球的情况,基本上可以分为上旋球和下旋球两种。如果是上旋,应该摩擦球的中上部,避免出界,下旋则是中部偏下一点,避免下网。

中国乒乓球的风格一直是速度和变化多,我建议引拍的动作小一点,这样可以更连贯一些。

1、是
2、各有特点,看你对手是擅长对拉还是擅长推挡。每次打都先拉两个不同的球试一下。
3、是,追求低弧线比较实用,我个人认为最好的平衡是你2技术都会,然后能根据对手的技术任意发挥最大优势。两种技术交叉击溃对手。灵活运用最好。
4、引拍有多后是固定的,不管什么球,尽量按照你平时标准训练的引拍距离来拉球,除非球影响你引拍,只能缩短引拍距离或者不引拍。其他做正常动作即可。腰马合一。
5、一般情况下竖直容易加大摩擦,但是达不到最转,因为你竖直拉球发力时手甩的不会很快,前倾容易加大前冲,力量达到一定程度能拉出比拍型竖直更转的球,因为手可以最大力度的甩出去。
6、是的没错,对拉都是拉前冲弧圈球。你要是拉加转高调就等于是放高球了。

综上你说的,其实列那么多条,你就是在问:摩擦与前冲,拍型角度,以及球拍应该后引多少,这些都是相互关联的,不可以把他们分开,逐个去追求。那么太绝对了。

高吊,也就是加转弧圈,一般以拉下旋为主,作为上手和改变节奏的手段,特点是充分摩擦球,弧线略高,旋转性强,节奏慢。而动作那,以沉肩坠肘,主要是手下方,而你不是你说的向后,向后的话,肯定没有向下积蓄的能量大,这也是高吊的一个动作要领,弧线的高低可以通过板型来调整。高吊因为是以向上摩擦为主,所以板型要立点,不能太压,从而获得更充分的摩擦,但事无绝对,不是很转的球或不转球,你去拉高吊,那就要去调整板型了,要前倾点,但是还是以向上摩擦为主,这样摩擦的很薄,过去的球没有拉下旋转,但是弧线也得到控制,对方想反拉也有难度,我们教练以前是运动员,那时候都是拉高吊,他的绝活现在还相当厉害,不管上旋下旋,他都能通过板型调整把它拉起来,很转很转,连续性非常好。所以板型至关重要,对不同的旋转,拉高吊一定要调整好板型,或前倾或竖点。说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