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知识原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9:55:05
1.在学习数列求通向公式法an=Sn-Sn-1 ,为什么必需讨论当n=1时,和当n》2时?老师讲过,时间长了忘了。
2.已知数列an=2n-1,且满足an=b1\2+b2\(2*2)+b3\(2*2*2)+。。。。+bn\(2的n次方),求bn的通向公式。
这是09湖北卷文科19题,答案我以知道。只是不明白求通向公式时为何还要讨论n=1和n≥2,不是只是在求和公式经常用嘛?如果我不讨论,则会产生什么后果?
说明原因就行。

1.n=1时不存在S(n-1)所以……
2.凡是出现n-1的项都要讨论n=1和n≥2的情况,不讨论的话就计算不出b1等于几

1、 n-1》1
2、 有的时候一个式子表达不了,所以分开

1、n=1的时候式子“an=Sn-Sn-1”中的“Sn-1”不就是“S0”啦?没有这样的式子。

因为an=Sn-Sn-1里面n是大于1的(要不n-1=0了),所以用它算出来的通项是不包括n=1的情况的;所以如果你不讨论,第一项可能是不符合的!

n=1时 S1=a1 n≥2时 ,才有Sn-Sn-1=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