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烦躁,没有目的的,不知道该干什么。怎么办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6:09:32

哲人们对于希望似乎并不赞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算裴多菲,他在《希望》一诗中这样写道:
  希望是什么?…是可怕的妓女,
  无论谁,她都一样拥抱。
  等到你牺牲了无价之宝—你的青春,
  她就将你丢掉!

  但是人却又是不能没有希望的,没有希望,就没有目标。农民希望丰收,工人希望效益,父母望子成龙,君王希望国富民强……正因为所有的人都怀抱著各自的希望,世界才蓬蓬勃勃,社会才发展进步。

  裴多菲看似对希望的否定,实际上是对我们的一种警示。

  希望是不安于现状的一种精神状态。寻求发展是人类的天性,所以希望是和生命同时存在的。婴儿在出生以后,哭就表达著他的希望;老人在垂危之际,仍然希望著转危为安。生命不息,希望就不会停止。但是任何一个人对自己的前途都无法给出肯定的答案,也许正是这种对前途的不可知性,才是产生希望的根源吧。不过希望与空想又有著本质上的区别。希望是基于现实的,并且是通过自己的智慧的奋斗可以达到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希望是一种要付出代价的奢侈品。任何企图不劳而获、守株待兔、或者将希望寄托于海市蜃楼,只能徒然耗费时光和健康,最后被希望所抛弃。

  不过希望也不能过份,任何不切实际的希望,最终一定会受到痛苦的惩罚。希望更不等同于欲念,欲念是邪恶和不道德的,对心灵和健康戕害尤甚。

  希望是阳光下轻灵飞舞的鸟,它有炫目的美,但又是实实在在的,它知道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去过冬,并且知道来年仍然回到这儿来生儿育女。

  希望是对真善美真诚的渴求。它和欢乐不同,欢乐是现实的,可以立即享受的;而希望虽然不能离开现实,但它是属于未来的,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因此它能激发我们的斗志,始终保持鼎盛的创造能力,直到耄耋之年,仍然焕发青春的光辉。

  希望是生命的原动力。犹如机械需要电力,电脑需要脉冲,人类的创造性因希望才能不断向纵深发展。当希望的目标实现以后,新的希望又会在它的基础上萌生。所以只要存在著希望,创造力就不会枯竭。在希望中生活的人,总是充满著活力和干劲,永远不会无聊和僵化,不会对未来失去信念。生活上处境困厄的时候,事业上遭受挫折的时候,被敌人咒诅的时候,被朋友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