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下决心考研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21:36:26
我下半年大二,一本学校的英语专业,但不是211
我们学校的英语专业的专四专八成绩很好,但前几年的毕业生就业率都极低。
但不知道等到我毕业那年就业形势是怎么个情况了。

家人都支持我考研,但我的想法是直接工作,慢慢积累工作经验。
我是女生,本身是学理科的。

我觉得考研的成本大,投入的不光是前期的精力,还有各种考验费用,还有两年的时光。就我目前来的专业来看,我不想从事教育科研之类的工作,那么考研似乎是没有必要的。 至于跨专业考,我以前说过喜欢的是室内装修设计,但我自己也不确定是一时兴趣还是可以作为一辈子的事业的。 或者可以培养兴趣,选择对就业有利的专业。
高考时也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如果仅仅是为了圆那时的梦,这样的出发点会不会过于轻率。
如果要考研的话,真的应该马上努力的。
如果说考研规避就业风险,那也只是一时的,等研究生毕业同样是要面临就业风险的。
如果不考研,假设毕业后能拿到专八证书,中或高级口译证书,商务英语中高级证书,就业的保障有多少呢?还是只能找到非本专业的工作。

多数考研同学的顾虑就是未来三年苦读是否有价值。商业社会,经济收入成为衡量人才价值的首要标准。而考研就意味着三年放弃工作,没有收入,受到众人的白眼和鄙视。多数在高校泡了四年的啃老族都希望立即找到工作独立,与美眉交往的男生更是囊中羞涩,充满了自卑感,考研似乎是一条绝望的迷途。但放眼社会,你会发现有志之士都在选择学习成长的道路。目前的付出也就是未来多倍的回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迄今为止,我所接触的研究生过来人无不在各个领域获得着不同程度的成功,很少有人对三年寒窗感到后悔或遗憾。三年的历练,造就了后来的大批的政坛、商业和职场精英分子。

本科到第四年,无论出国读研、还是国内奋斗,成绩出色的同学往往都不肯弃学就业。佼佼者必然目标直指哈佛、耶鲁、清华、复旦,职场打拼几年的有志之士,在残酷的职场竞争中更加清楚充电的必要,其中辞职读研和读MBA的更是逐年递增。欲做大事者,必先经过痛苦的积累。学无止境,大才和高能必然要经过比别人更多的苦读和积累,获得知识,修炼内涵,就像练武一样,花拳秀腿好学,而真功夫却要久练才成。本科阶段专业只学到了皮毛,各种诱惑让人缺乏定力,而读研才能专注地修炼出深厚的专业知识。比尔盖茨是个特例,非常人所能模仿,但未来的中国商业精英一定是张朝阳、李彦宏等众多的高学历人才。而未来的学术之星也必然是经过多年寒窗磨砺的才子。很多研究生表面上学术味浓,似乎不及本科生处世灵活,但高手往往后发制人,厚积薄发的底蕴会慢慢展示出来,在各单位和各行业大显身手,成为专家级人物和业务骨干。大学四年,我们尽管学会了为人处世,学会了独立思考,但我们也在茫然中消耗了不少的光阴。我们的知识积累确实还很单薄,刚明白专业的重要性时,不知不觉已然大四。走向社会,可以经过培训成为一名技术熟练的普通员工,而高难度专业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复杂并有深度,是不易胜任的。读完英语本科,我可以做一名口译译员,处理简单的口译工作,也可以去一些部委公司做一名与外语有关或无关的小职员。环顾四周,令你恐慌的是,这种外语还算可以的同事无处不在,你又能胜出多少?一两年之内就会发现自己发展的瓶颈。那时再来读研或读MBA, 恐怕时间、精力不足,更丧失了持续学习的耐心和习惯。一旦结婚生子,踏上考研之路更是责任难推、苦不堪言。

所以我奉劝大四的学子,如果希望未来有更好的发展,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