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什么时候我们援朝抗倭的啊 那场战争叫什么名字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4:24:34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初八),明朝将领李如松带领战士们在朝鲜平壤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打得日本军队抱头鼠窜,帮助朝鲜李氏王朝收复了平壤。

  丰臣秀吉野心大出兵朝鲜假道入明

  万历年间的这场平壤战役源于日本权臣丰臣秀吉的野心。16世纪后半期,日本还是大名割据的战国时代,丰臣秀吉是尾张(今爱知县)大名织田信长的手下,原来叫羽柴秀吉。织田信长死后,丰臣成了这一股势力的顶梁柱,逐步征服盘踞关东的德川家康等部。1585年迫使朝廷授予他“关白”(参与一切政务的重要官员,皇帝的辅佐大臣)之职,1586年天皇赐姓其“丰臣”。至1590年前后日本完成统一,丰臣成了日本的实际统治者。

  但小小岛国不能让丰臣满足。在出任“关白”后,他经常在书简中署名“てんか”,这个词的一个含意就是“天下”,可见他的野心了。1590年冬天,他公开致信朝鲜国王,宣称要“长驱直入大明国”,威逼朝鲜臣服,企图“假道入明”,进攻中国。万历二十年(1592年)4月13日,丰臣秀吉派小西行长、加藤清正、黑田长政等率领二十万大军出征朝鲜,在釜山登陆后迅速向北进攻。朝鲜李氏王朝已经二百多年没有战争了,陆上战备早已松弛,日军如入无人之境,两个月就占领了京城(汉城)、开城、平壤三大城市。朝鲜国王吓得从京城逃到义州,没办法,只好向明朝求援。

  连折两将神宗启用李如松

  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虽然他比不上开国祖宗朱元璋英明神武,但是唇亡齿寒的道理还是明白的。他知道:“关白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而我兵之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接到朝鲜国王的告急请援书以后,他决定出兵援助朝鲜。刚开始的时候,明朝对敌情的估计过低,只派了游击史儒率领少量兵马前往平壤。由于既不熟悉地理,又遭连日阴雨,史儒兵败送命。紧接着统兵渡鸭绿江增援的副总兵祖承训也没能逃脱失败的厄运。初战失利,朝野震动。神宗命正在宁夏平叛战场的陕西讨逆军务总兵李如松为提督,克期东征。李如松是名将李成梁的儿子,从小就随父生活在金戈铁马的战场上,对兵机韬略极为精通,又熟悉朝鲜情况。让他做东征提督,算是神宗的一个英明决断。

  将计就计智取改成强攻

  李如松来到平壤之前,日方小西行长曾佯装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