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为什么要听命于项英、饶漱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3:45:58
最近看《叶挺将军》,深为叶痛惜。有一问题不明白:中共的东南局书记和副书记的项英、饶漱石作为党的地方机构领导为什么可以指挥隶属中央的新四军军长叶挺?新四军成立了军分会,叶挺作为新四军军分会主席和军长为什么要听命于政委、副军长、军分会副主席项英?政委的职权是什么?
楼下两位回答,我不尽苟同,“被架空”说明叶挺没有利用好组织赋予他的权力,“不是党员”只能说明他不参加人事任免和政治思想工作,但是军分会应该是新四军最高权力机关,所以叶挺的被架空和听命于项英、饶漱石应该是其个人的长期脱党后的自卑心理导致他不敢大胆管理,尤其是对中央政治局委员项英。列位是否同意?

其实我的意见是中央已经任命叶挺为军分会的一把手,所以组织上解决了叶挺的核心地位问题,我看还是叶挺不够项英的强势造成的。事实上叶挺是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的前敌总指挥、工农红军总司令,其影响应该在项英之上,尽管他有脱党历史,但是周力挺,毛也信任,尽管其实毛最信任的是饶漱石。

楼主说的也有道理。个人以为是以下多重原因造成的:
1、当是叶挺不是中共党员,而当时的情况与现在相似,都是党委在前作为领导的。因此说尽管叶挺在名义上是最高军事长官,但面对的是党指挥枪的制度,实在是没多少办法的。(在这里体现的就是政委比军长强势了)此为制度的原因;
2、叶挺早年在广州起义后由于受到不公正的批评,负气出走欧洲十年左右,这在无形之中有种历史上有过污点的“逃兵”之嫌,所以叶挺将军自始至终有着自卑、无法释怀的心理,这些时刻束缚着他当时的思想。这应该是历史原因了;
3、项英,是中共早期有名的工人运动领导人,其出身是根正苗红的工人,而且当时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在东南地方上可以说是最高党的领导了,因此在项看来,自然是高人一等的,尤其是面对历史上有问题的叶挺来说,更是飞扬跋扈了。这是出身和职务原因吧;(另外饶漱石是当时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了)
4、叶挺当时刚从澳门归来,在军内没有自己的嫡系,就是没有足够的话语权了,哪能跟项英同日而语。(这个原因虽然看似庸俗,但实际却是不容忽视的原因)这个算是实力原因吧;
5、最后是个人的臆断:当时上边(延安高层)应该是不愿意看到下边一家独大的状况,尤其是非党员可能压过党员的局面,想要搞平衡,便于对下面的控制。这是从全局考虑的原因了。

ps:本人对叶挺将军比较崇敬!

项英原来是武昌的织布工人,从事工人运动。一九二二年便加入共产党。翌年他成为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的领袖之一。此后,由于北伐军打下武汉,武汉成为革命中心,加上共产国际强调提拔工人出身的中共党员,项英在中共的地位急速上升,从中央委员进而政治局委员,进而政治局常委,地位一度高于毛泽东。

一九三○年底,项英进入江西红区。他一度支持过毛泽东,又一度狠狠整过毛泽东,内中恩恩怨怨,曲曲折折。不过,有一点他是很不错的,那便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之际,他奉命留下打游击,他坚决服从。这真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留下来很可能如同被置之死地。他居然在蒋介石重兵“围剿”之中,求得生存,在中国南方孤立无援之境游击多年。他手下的游击队,也就成了后来新四军的骨干。

不言而喻,在新四军成立之后,叶挺虽为军长,但不能不处处听命于项英。一个非中共党员而又在新四军中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