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圈球技术如何学以致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8 14:22:06
本人近些天下狠工夫练习孤圈球技术,能拉出不错的孤圈球,但实战却用不上,对手搓过来的出台球本能的回搓一板,请高手指点怎么改这毛病,谢谢!

拉球时重心的转移

  拉弧圈没有重心的转移,犹如无本之木,既不稳定,也无威力。
  不但拉弧圈如此,快攻也是一样,只是快攻动作较小,不如弧圈明显。
  如果用上了重心的转移,就是调动了全身的力量来击球,显然力量会打得多。
  大家可以做如下比较:
  坐着做拉弧圈的动作,不动腰 vs 用上重心转移,做拉球的动作
  比较一下,结论就不言而喻了。
  说用上重心稳,是因为用上重心时参与运动的肌群多、质量大,运动起来惯性大,不容易变形,自然就比只用手臂稳定。只用手臂,或是乱甩手腕,灵活则灵活了,可容易变形,稳定性也就差了。
  说起来容易,要做到合理运用,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首先,要保证发力的顺序:从下到上,从大到小,也就是蹬腿-->转腰--->送肩-->大臂-->小臂-->手腕 (水平不到时手腕可以少用) ;
  其次,发力时各部位间要保持“紧密联系”,力的传递过程有部位的先后,但不应有明显的停顿和滞后。
  至于发力的主要部位,大家听得都很多了:近台在小臂,中远台在大臂、腰,台内则是手腕。
  要达到好的发力,可真是不大容易,判断准确、步法到位、协调性和爆发力。。。

  最后,建议大家多看看高手的发力,最好用慢动作细细地看,好好地体会。就我而言,老瓦的技术动作对我的帮助最大。

  前冲弧圈、侧旋弧圈、高吊弧圈的动作要领

  前冲弧圈:接触球的中或者是中上部,在球上升前期、后期击球,整个动作迎前为主,打跟摩擦的比例是6/4体现冲快的特点,带有鞭打的感觉。
  侧旋弧圈:手腕稍微往下掉些,接触球的

  右侧面(右手握拍)在球的下降前期、后期摩擦球。向前上方发力。

  高吊弧圈:接触球的中或者中下部在球的下降期摩擦球,真个动作以向上为主。摩擦跟打的比例是:8/2

  业余球友如何拉弧圈

  一、板形的控制
  良好的握板方法是拉好弧圈球的基础,直拍不能吊拍,手腕与前臂成一直线,拍形略向前倾。拍后三指略弯曲,中指、无名指顶住球拍,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