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和“百无一用是书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7:15:21

中国人崇尚读书,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及“金屋颜玉”之说。皓首穷经,更是古时知识分子孜孜以求,并引以为荣的人生盛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本来是古圣先贤指点、激励后生小子勤勉治学求取功名的谆谆之言。意思是在古代只有读书才可以光宗耀祖,其它的都是低一的,读书才可以夺取名利,其实这种思想和做法是有腐朽观念的
百无一用是书生

杂感 清 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 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逢飘尽悲歌气 泥絮招来薄幸名
十有九八堪白眼 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难成 春鸟秋虫自作声

古时候是冷兵器时代,而且战争极其频繁,武力过人,熟读兵书的将领是当时维持国家政权的最主要的力量,相比之下,读书人虽然能靠科举考试等途径如朝为官,但是在他们看来,在朝中,民间掌握的权力地位似乎总是要低武将一筹,所以有些不得志的读书人便吟出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话,其实不然的,特别是在现在这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读书人才是社会的主导力量

前者是书生说的,后者不是书生说的
可见立场对事物的评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然而既是书生又不是书生的人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此情况下真正的客观不存在
无法客观判断一些问题是人类弱点之一
我们好可怜哟@_@

这就是高风险高回报和投资失败后的真实情况。自古读书是为了做官,所以做官是三百六十行里最高的行业,普通人只有这条路才能发达。贵族不用,因为有世袭,所以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是读了书考不中功名的呢,就是个百无一用的书生了,因为自小就读书,什么活都不会干,什么社会关系都没有,有的没考中后连自己都养活不了了,还不是百无一用。

读书要读到极致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