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40度某地 冬至时正午的太阳高度角的问题 在线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23:05:17
如果按照公式来 H=90°-│α(+/-)β│ 话 应该是27度左右 但个人觉得这个结果不大准确 因为根据实际经验来看 那个角度远没有那么的小 是不是还有些其他方面的因素 比如大气层的折射角之类的原因 望算出最准确的答案 在线等
一楼说的 小一点点 是多少 望得到准确的答案
二楼的 我的经验是按照影子来算的 按照这个角度来说 影子应该是身高的1.8倍左右 但事实上没那么多

楼主 你说的是对的

公式也是对的
是太阳光通过大气层发生折射 算出来的太阳高度比实际的要小那么一点点

补充:至于折射率多大,很难得出准确数据的,物理学上太阳光在空气中折射的前提是空气匀称就是说密度一致 但是实际上的大气层 底层空气密度大 而且在不同地区的大气层高度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实在要得知数据 可以自己在所在地多做几次小实验 就如你说的看影子长度 就怕天气不同得出的结论不一样

由于大气是上部稀疏下部稠密,因此形成了各层大气密度不均匀的情况。因此太阳光线在照射地表的时候,光线就会穿过这层密度不均匀的大气而出现折射,这就涉及到物理学上的光学部分了,当光由密度小的介质进入密度大的介质时,就会出现折射现象,光线的出射角要比入射角要小,因此当光线穿过大气层的时候,光线便不断向法线靠近。而眼睛接受光线的时候,大脑的成像就是在入射光的延长线方向上,因此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太阳高度角要大于实际计算的。要算出准确的答案,就得知道大气各个层面密度的变化,这很复杂,数据也很多,因此要算出实际的太阳高度角,没有计算机是不行的,太麻烦了。
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Hi我,在凌晨2点之前都会在的

公式没有错,其他因素的影响都是很小的,可以忽略不计。
实际观测的时候要有数据,而不仅仅是经验。
如果你没有实际测量的准确数据,那可能是受到了参照物或者视力错觉的影响。
例如,中午时的太阳看上去比日出时小,而实际上是一样大的。

你答案对的
冬至,太阳在南回归线上方
所以
90-40-23°26′

话说你的经验是啥?
你住的地方是?

大气折光作用:地球大气的密度随高度而迅速递减。因此,光在大气中的折射有“抬升”天体的作用,而这种效应本身又是在近地平时最为明显,其值约34′
但是34′这个值是近地平的数值,按公式推算,40°N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应该是26°34′,这个太阳高度虽然相对较低,但还没到近地平的位置。不过大气的折光作用肯定是有一些影响的,应该会抬高一点,但是具体数值因为我也不知道公式,所以我也没办法提供,不好意思,能帮你的只有这么多了。

冬至日,北纬35度某地有人面朝初生的太阳,他的背后朝什么方向? 北纬30度的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日约为( )度,在冬至日约为( )度? 在冬至时,南极圈上任意一点的太阳正午高度是多少? 关于北纬40度冬至日太阳与地平面夹角 春风日正午太阳高度为50度,当北京时间为12点整时,该地的地方时刻为10点整,为什么该地处于北纬40度呢? 下列4天中,北京某地(40°N)测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接近50°的一天是( ) 某地地理坐标为北纬40度,东经116度,它属于------(A)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 请问地理学高手,北纬30度,东经114度的地区在冬至当日的日倾角是多大,谢谢! 已知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求此地纬度:用公式H=90-纬差时,有两个答案:一个为北纬,一个为南纬,该如何取舍? 在北纬30度附近的拉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尽可能使1年内正午太阳光与集热板保持垂直,问集热板与地面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