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作品读后感 速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7 12:52:23
·《撒哈拉的故事》1976年
·《哭泣的骆驼》1977年
·《稻草人手记》1977年
·《温柔的夜》1979年
·《背影》1981年
这里面 任何一篇都行 别抄网上的(你能找到的 我也能找到 ) 最好是原创
最重要的 1500字!!!!!!!!!
最好发到我邮箱里 844763194@qq.com

做人不能太三毛,
做事不能陈冠希。

做人不能太三毛,

兄弟,没睡醒?

永(yong )远(yuan )的(de )三(san )毛(mao )
图书馆一楼,进门靠右边第七排最底下一层,很容易找到,那里有一排书,让我魂牵梦萦。
《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回来》《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背影》《梦里花落之多少》《滚滚红尘》《我的宝贝》…… 一本接着一本 。
它们都记录着一个人的故事,她叫陈平,叫ECHO,叫三毛,这个让我无限敬意的奇女子。她的书没有华丽的封面包装,没有某位著名人物给她的书写序,没有精致的冠冕堂皇的语言。出自她笔下的不过是她的经历,她的人生,她真诚真实的内心,但是只要你愿意展读,你就会浑然忘我。
我不得不矫情地说:我找不到最适合最美的词句形容她。罗大佑在给三毛写的歌《追梦人》里这么唱“让青春吹动了你的长发让它牵引你的,不知不觉这城市的历史已记取了你的笑容,让流浪的足迹在荒漠里写下永久的回忆,飘来飘去的笔迹,是深藏的激情,你的心语……”
不够资深的我也许体会不懂别人对你的赞颂。我更没有艾青的才情,没有张爱玲的文笔,对你的喜爱与钦佩,我只能深深的体现在读你的书,好好用心的读你的书。
看完《撒哈拉的故事》让我好一段时候沉浸在浓浓的异国风情中,那个只在初中地理书上见过的最大的沙漠撒哈拉,真真实实地出现在我脑海里。没有知识和文化,没有水和土,生活很艰难。我想到陷进沙漠沼泽地里荷西,中了最邪恶诅咒的三毛,最印象深刻的是那个10岁便嫁人的小女孩姑卡,很难想象一个地方有那样的风俗,操纵着人们的人生。我常在想,姑卡是真正存在的,在沙漠里的一个角落,我在三毛的书里认识她的时候她有十岁,如果算算她现在应该已是一位五十岁的老妇人,她生活得怎么样?她还记不记得40年前参加过她婚礼的东方人。
三毛是第一个踏进撒哈拉的中国人,只是因为她对那个地方的向往和喜爱,便打包行里走进沙漠。沙漠里没有一件家具,没有书没有医生,没有可口的食物,生活用品,邻居们也不尽人意。但她却能把自己的家打扮成沙漠中的一幅画,一个艺术馆,也能和邻居相处融洽。她开着他们的“白马”横穿撒哈拉,她能从沙漠中,撒哈拉威人身上发现一个又一个故事。我欣赏的不仅仅是撒哈拉那片古老神秘的沙漠,而是三毛对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