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某本期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21:11:50
前几年看过中国国家地理一本黄河专题的期刊 最近想回顾下 但是忘记是哪本了 望各位亲 知道的话 告诉我下 感激不尽~~~

其实CNG没做过关于黄河的大专题,但小专题还有不少。
  比如:
  1、2002年8月:
  黄河去复来 开封“城摞城”

  2、2004年11月“河流专辑”:
  p52 休闲的莱茵 疲惫的黄河
  撰文/单之蔷 摄影/张翼飞 单之蔷

  p86 英雄黄万里与“河官”王化云
  撰文/单之蔷 摄影/惠怀杰 等

  3、2006年3月“青海专辑 下”:
  p100 黄河之水青海来
  撰文/喻尘 摄影/郑云峰 等

  4、2008年5月“河南专辑 上”:
  P96黄河与河南的纠缠

  逶迤黄河把她最精华的内容留给了中原。土地得以在中原大地上逐渐积累壮大,依赖的就是黄河。中华文明的萌芽就生长在今河南境内黄河曾经泛滥的地方。土地与文明的形成有赖于黄河不羁的流淌,民生也有赖于黄河泥沙所建筑的温床。然而,黄河的随性摆动和巨量泥沙,却给两岸越来越多的人口带来了困扰。河南人对黄河的感情十分复杂:她既是母亲河,又是头顶上方的一盆水。

  P98黄河:中华文明的宿命之河

  撰文/徐刚

  在中国所有的大江大河中,唯有黄河兼有母亲河与“害河”之称。黄河水患几乎充斥了整个中国历史,因此有人说,中国人的苦难大多是黄河造就的。孰不知,黄河泛滥的同时,也在造就着华北大平原。黄河在造地,这在人多地少的中国是何等宝贵的事情!土地养育了人类,人类创造了文明。河洛大地上的中华文明史就烙印在黄河摆动的轨迹上。

  P102营造华北平原,黄河应记首功

  撰文/尤联显

  P110能把黄河下游挪一下吗?

  撰文/喻尘 摄影·供图/殷鹤仙 等

  “河底日隆堤日高,黄河竟是天上涛”,这是开封人对在他们身边滚滚而过的黄河的评价。黄河下游“二级悬河”的总长度已经超过550公里,在开封河堤距地面已达十几米高,现在仍持续抬高。每年7、8、9月,黄河中游下雨多的时候,黄河下游悬河就要经受洪水的考验。黄河下游两岸30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