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海洋可以提供比陆地多1000倍的食物???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8:32:59
经常看到书上说,海洋能提供的食物要比陆地多1000倍。有谁知道为什么?
好像海洋里的光合作用效率还不如陆地啊!
请用相关数据说明。谢谢!

面积大,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70.8%。虽然海洋里的光合作用效率还不如陆地,但陆地上很多地方是沙漠、高山等不能利用的区域。
就拿我所在的县来说,可以利用的土地面积仅占全县面积的9.3%。
但说一句实在话:海洋能提供的食物要比陆地多1000倍的说法过了,瞎掰!没那么多。
数据我没有。

海洋中有大量的浮游植物,加上海面宽阔,使得其能利用很多到达地表的太阳光线进行光合作用,加上光线在水中传播时会衰减,比如蓝紫光只能透过表层海水,而红光可以到达更深的地方,因此利用不同能量光进行光合作用的海洋植物就分层分布,有利于提高光的利用效率。

海洋有大量的可食用的藻类,有许多微小的浮游生物,有人单单计算这些浮游生物(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捕捞)就足够人类好几千年。这篇文章是中学的讲到海洋这个里面提到的,你可以找一下,版本是语文版的。

从面积上看来,地球表面约有四分之三是海洋,似乎海洋的食物来源应该远比陆地食物为多,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海洋中,对鱼类和其它食用水生生物的生存繁殖,能提供必要条件的只限于沿海一带;几乎占海洋面积90%的深海远洋区域,能生产的人类食物数量极低,可称为水生生物的荒漠地带。在全世界人类食物所提供的热量中,鱼类只占0.8%,在所提供的蛋白质中,鱼类也只占4.6%,因此,对整个人类的食物来源来说,仅居于比较次要的地位。1983~1985年,世界年均捕鱼7217万吨。今后人类的食物中,海洋所提供的份额预计仍然是很低的。据FAO估计,常规鱼类的最大可持久维持的产量约1亿吨(最大可持久维持的产量指的是在不断减少自然繁殖数量的前提下,每年可捕获的渔量);

海洋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