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凸轮轴的驱动方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22:09:42

凸轮轴是活塞发动机里的一个部件.它的作用是控制气门的开启和闭合动作.虽然在四冲程发动机里凸轮轴的转速是曲轴的一半(在二冲程发动机中凸轮轴的转速与曲轴相同),不过通常它的转速依然很高,而且需要承受很大的扭矩,因此设计中对凸轮轴在强度和支撑方面的要求很高,其材质一般是特种铸铁,偶尔也有采用锻件的.由于气门运动规律关系到一台发动机的动力和运转特性,因此凸轮轴设计在发动机的设计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凸轮轴的主体是一根与汽缸组长度相同的圆柱形棒体.上面套有若干个凸轮,用于驱动气门.凸轮轴的一端是轴承支撑点,另一端与驱动轮相连接.
  凸轮的侧面呈鸡蛋形.其设计的目的在于保证汽缸充分的进气和排气,具体来说就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气门的开、闭动作.另外考虑到发动机的耐久性和运转的平顺性,气门也不能因开闭动作中的加减速过程产生过多过大的冲击,否则就会造成气门的严重磨损、噪声增加或是其它严重后果.因此,凸轮和发动机的功率、扭矩输出以及运转的平顺性有很直接的关系.
  一般来说直列式发动机中,一个凸轮都对应一个气门,V型发动机或水平对置式发动机则是每两个气门共享一个凸轮.而转子发动机和无阀配气发动机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并不需要凸轮.在以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底置式凸轮轴在内燃机中最为常见.通常这样的发动机中,气门位于发动机的顶部,即所谓的OHV(OverHeadValve,顶置气门)式发动机.此时通常凸轮轴位于曲轴箱的侧面,通过配气机构(如挺杆、推杆、摇臂等)对气门进行控制.因此底置式凸轮轴一般也叫侧置式凸轮轴.由于在这样的发动机中凸轮轴距离气门较远,而且每个气缸通常只有两个气门,因此转速通常较慢,平顺性不佳,输出功率也比较低.不过这种结构的引擎输出扭矩和低速性能比较出色,结构也比较简单,易于维修.
  现在大多数量产车的发动机配备的是顶置式凸轮轴.顶置式凸轮轴结构使凸轮轴更加接近气门,减少了底置式凸轮轴由于凸轮轴和气门之间较大的距离而造成的往返动能的浪费.顶置式凸轮轴的发动机由于气门开闭动作比较迅速,因而转速更高,运行的平稳度也比较好.较早出现的顶置式凸轮轴结构的发动机是SOHC(SingleOverHeadCam,顶置单凸轮轴)式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在顶部只安装了一根凸轮轴,因此一般每个汽缸只有两到三个气门(进气一到两个,排气一个),高速性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