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市场波动有什么规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6:01:50

供需平衡的市场规律。
如果短期内供小于求,会导致价格上涨,养猪的利润增加,会吸引更多的家庭养猪,结果就是市场上的猪肉价格上涨。这样调节了市场的供应量,使得供求关系发生改变。如果导致供大于求,则市场价格下降,利润减少,猪的产量也会下降,猪肉价格下降。
当然也要考虑通货膨胀对猪肉价格的影响,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所以猪肉的平均价格会越来越高。
另外,国家短期的宏观调控政策也会对猪肉价格有一定的影响。

以2年周期波动

猪价波动四大因素

一:与固有价格周期有关

猪作为主要消费肉品,在中国已有7000年的养殖历史。经过长期摸索,养猪户们总结出一套规律:

从需求看,每年上半年气候暖热、节日少,猪价下降;下半年气候转凉,各种节日来到,猪价上升。“五一”假期通常是当年猪价“止跌回升”的转折点;国庆、中秋需求量大,但由于生猪出栏也多,猪价常常略有回调;冬至、春节一般可达到价格的顶点。

从供给看,从培养母猪、产仔、育肥到出栏大概要一年半的时间。养猪户看见当下行情好就扩产,等出栏后发现价格已下跌,又马上减产,由此形成3年一轮的波动周期。

“在中国,散养户超过60%,他们追求短期利益,一窝蜂地快上快下,会放大波动。”陈国众说,他经营的下布猪场年出栏量达2万头,规模化养猪必须考虑产品周转,因此供应量很稳定。“赚的时候不扩产,赔的时候也不减产,搞的是价值投资。”

近几年,四会市有不少地产、餐饮老板也开办猪场,陈国众认为,这部分资金有明显的逐利动机,给“猪市”增添了投机色彩。

二:生猪疫病带来价格起伏

近年来猪价的大起大落,都可看到疫病的身影。

始于2003年、盛于2004年的猪价攀升,部分由饲料涨价拉动,部分由禽流感导致猪肉消费旺盛所致。当年猪价达每公斤10元左右,各地养猪户迅速突击补栏。

美好的时光在2004年9月结束,猪价开始下跌。其间由于四川省发生“猪链球菌病”,全国人民“谈猪色变”,猪价骤然跌到6元/公斤以下,直到2006年才缓过劲来。

此后,猪价又开始“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