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公开课《胡同文化》,征集各种素材特别是课堂实录或者教学新思路!小小的老师谢谢各位朋友同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1:47:23
工作第二年,被钦点讲大型公开课,快乐并惶恐着接受挑战总是觉得课堂缺少创新的东西望高手指点高一语文第一册《胡同文化》。

高一语文教案
一 改造我们的学习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传统课文,过去的教材一直把它置于议论文单元,训练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基本框架,学习观点和材料的统一以及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如今学习的目的十分明确:筛选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是现代社会需要的阅读能力。文章是信息的载体,阅读文章常常需要根据阅读目的,迅速而准确地筛选出有关信息。这是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学大纲》的要求。基于此,我们将本课的学习重点定为:①筛选本文的主要观点及其论据;②筛选主要语句。由于本文条理清晰,信息点明确,且置于该册书之首,所以,教师在课前可适当向学习介绍一些有关筛选信息的方法,以便于学生掌握并运用这把钥匙,去开启阅读之门,达到筛选信息的目的。计划本文两课时授完。
【资料提示】
学习过中国历史的同学都知道,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几次左倾和右倾的错误,给革命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领导者不从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出发,不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而是从主观臆断出发,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直到遵义会议后,机会主义和教条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党内还存在着,对党的正确路线的执行产生了很大干扰。抗日战争爆发后,这种思想仍对党产生了不良影响。为了纯洁党的作风,清算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思想影响,毛泽东同志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改造我们的学习》三篇文章,成为整风运动的基本著作。
【教学设计】
一、导语设计
由背景入手,接前面“资料提示”内容,本文主要针对党内在学风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党在学风问题上的两条路线斗争,说明了改造学风的重要意义,有力地批判了主观主义的学风,阐明了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列主义的根本原则,并指明了改造学风的具体途径。本文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请学生阅读全文,筛选出本文的观点和论据材料。
二、过程设计
(一)学生自读课文,筛选本文的主要观点及论据材料。
1、本文主要观点: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
2、主要论据材料:
①回顾党成立20年来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从正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②指出20年来我党在学风上存在的缺点(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