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秦、唐、北宋、明,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并指出其影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2:46:53

秦朝秦始皇在中央设置三公九卿,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上处理全国政事。
唐朝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相互牵制,集体行使相权,这就削弱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
北宋增设参知政事(副宰相)、枢密使(军权)、三司使(财权)分割相权,皇帝总揽大权。
明朝明太祖废丞相,且规定今后不许立相。权力尽归皇帝一人手中。

说明通过削弱相权,皇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不断演进。废除宰相对加强皇权有利,对防止权臣专权有利;但废除宰相造成皇权过于集中,在“人治”的封建时代,当皇帝无能或不理朝政的时候就会造成皇权旁落,出现太监乱政、宦官专权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