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松山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4:16:06
松山窑 辽代

古辽瓷遗址松山窑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城子乡缸瓦窑自然村半支箭河上游的山谷中,作为辽代最重要的官窑之一,它曾独领北方古陶瓷风骚400多年,淋漓尽致的展现着辽代的灿烂文化。

松山窑是目前国内现存规模最大、分布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久、烧造品类最齐全、工艺水平最高的辽代瓷窑遗址,坐落在东西走向狭长的山谷中,这里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瓷土和无烟煤,并有一条季节性河流穿谷而过,加之松山窑以南是贯通中原和草原的交通要道,为辽代最大瓷器生产基地的生产销售提供了有利的内外部条件。

松山窑遗址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0.5公里,主要窑厂分布在缸瓦窑自然村及周围地段,并向东西延伸,经过三次考古挖掘,已发现15座马蹄形窑呈南北排列,并且发现一处龙窑,窑室长达20余米,窑壁用石块砌成,是中国北方发现的唯一龙窑遗存,此外,还有陶窑、砖瓦窑遗址。这里临河冲刷出的文化堆积层厚达1—4米,在地表上分布着极为丰富的碎瓷片,遍及范围达 5平方公里。走在这片土地上,俯拾皆拾的瓷片向人们诉说着当年这里曾有的辉煌,以及气势恢弘的场面。

松山窑烧造的瓷器品种主要有粗白瓷、细白瓷、黑花瓷、黑釉瓷、绿釉瓷、三彩釉陶等,其中以细白瓷和三彩釉瓷最为闻名。在遗址中发现的细白瓷洁白如雪,间以刻花、划花、印花、贴花等装饰手法,其中部分产品与南朝北宋定窑同类产品相近,总体上达到了那个时代相当高的烧造水平。比如辽瓷中的珍品白釉窑变钵与碗以及辽代三彩器中极为罕见的精品三彩龙纹执壶、三彩鸳鸯壶等。

松山窑烧制的瓷器保持了浓厚的地域风格。窑址烧制的杯、碗、盘、碟等日常用品,以及如鸡冠壶、凤首瓶、长颈瓶、鸡腿瓶等器物,满足了契丹王朝以契丹和汉族为主的各族人民的生活需求,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辽瓷体系。以松山窑为代表的辽瓷体系,继承和发展了唐代刑窑及后来定窑等多个陶瓷窑口的优秀传统,刻意创新,结合多民族杂居、融合的特点和生活需要,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辽代陶瓷体系,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写下了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