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深佛法问题。基督教徒免留言,谢谢合作,否则鄙视基督徒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3:04:12
在楞严经上,富楼那问佛第一念无明从何而来,佛回答说“觉明为咎”为什么佛只用这四字回答,而不深讲,为什么富楼那也不再深问,而这四字是什么意思呢?第一念无明又从何而来呢?

1 ,一念无明包括四种:“见、欲、色、有”四种住地烦恼。
  见一处住地:是指不明白五蕴空的实相,而执着于颠倒见——以世间的颠倒知见来看世间一切法,以及揣摩猜测涅盘实相而产生的错误见解。
  欲界爱住地:是指对欲界六天和物质世间的色声香味触以及这五尘引生的各种法的贪着。
  色界爱住地:是指对于色界天的境界,也就是初禅到四禅的这些境界的贪着。
  有爱住地:是指于无色界的四空定中,虽然没有色阴,但是有受想行识四阴——能知能作主的心还存在。因为贪着无色界中的心的境界而产生无色界的苦果。
  这四种住地的无明生起一切的烦恼叫做“起烦恼”,总称一念无明烦恼。一念无明是阿赖耶识从无始劫以来累积留存下来的。一念无明无始有终,是众生轮回的原因,断尽一念无明,就断了轮回的种子,舍报后可以取涅盘。故二乘辟支佛及阿罗汉都已永断一念无明,一切妄想烦恼永不复起,舍报以后必定取证涅盘。如果烦恼妄想又生起来,就是没有断尽一念无明,只是暂时伏住而已,这是欲界定或者未到地定的境界,而不是阿罗汉、辟支佛的境界。如果涅盘中还是会起一念的话,那就还是要在三界里面受生。
  觉明为咎」是倒果为因的说法。已经成道的人,已经还源,证到清净圆明、明心见性以后,太保任清净光明,因太过而生不及,太过了本身就是妄念。

  比如大家打坐,刚刚上座,眼睛一闭那一刹那,很清净,那是很短暂的一刹那,接著想保持清净,那就完了。由这个理由来说明本体来源,清净光明忽起动心,是倒果为因的说法。是佛没有办法,只好从果来说因,最初万有是「觉明为咎」来的。

你读的是"楞严经"?!《楞严经》里有什么"第一念无明"的词汇?你倒是找找看!"佛只用这四字回答"又从何谈起?人家说"断章取义"、你连"章"都不看直接就"断词取义"了?!这样也叫学佛?

修行吧 修好就懂了 佛教有些东西是靠悟的 即使字面理解 那也并不是你自己的东西 自己体悟才是自己的 可以不要执着于某句话 整体看就好了阿

楼主啊,佛祖讲的很清楚了……
我大概说下自己的理解(请你一定要回去对照经文仔细理解;我理解的不一定对,你理解的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