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杀人和故意杀人有什么区别?都有哪些法律条例如何判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3:10:37

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活着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分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认识到结果必然会发生或者可能会发生,而间接故意只认识道道可能会发生。
过失犯罪包括的是疏忽大意的果实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疏忽大意应当预见预见而没有预见,过于自信是已经预见轻信会避免。

区别主要是犯罪行为人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心理。
过失杀人:行为人要么是可以预料但是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料到会把对方杀死,要么是预料到了危险但是轻信能够避免。
故意杀人:行为人故意的心理状态,或者明知道这样做对方会死却放任不管。

故意杀人罪

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构成要件

(1)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杀人行为。

第一,杀人的行为方试多种多样,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

第二,故意杀人罪是结果犯,只有人被杀死,才成立犯罪既遂。

第三,若象投毒、放火、爆炸等危险方法杀人,没有危及公共安全才构成本罪,如果危及公共安全则构成公共安全方面的罪。

第四,正当防卫等正当行为致他人死亡的,如果符合正当防卫行为的条件,不构成本罪;

第五,对尸体实施杀人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未遂,属于对象的认识错误和不能犯未遂。

(3)本罪的主体为已满14周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的,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动机不影响定罪。

过失致人死亡罪

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

(1)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只有发生了过失致人死亡的结果才构成本罪。

(3)主观方面,是过失,包括梳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4)主体是已满16周岁的自然人。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认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