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 急!】自我设限对人的发展有哪些消极影响?如何才能突破自我设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5:43:20
一道入职教育的考试题 希望各位能帮忙 就今天一天时间 答的好的马上采纳

一.自我设限对人的发展有哪些消极影响?如何才能突破自我设限?
自我设限是个体面对可能到来的失败而在完成任务之前预先设置障碍行为的过程。它是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策略。从本质上看,自我设限是个体面对可能到来的失败而采取的一种应对策略。这种策略的使用可以使个体即使失败也心安理得,因为“良好”形象并未受到损害,如果成功则可据此吹嘘,从而达到自我提升(self—enhancement)的目的。一些研究也表明,自我设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增加了喜悦的心情,缩小了失败的消极影响,但更多的研究认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自我设限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如,个体如果长期使用自我设限,会使自己经常处于失败的境地,进而使自我设限与低成就之间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自我设限会导致低成就,而低成就又会使他们有更强烈的需要进行自我设限,这样最终会损害其自我价值感;同时,由于自我设限者遇事易采取退缩和消极处理策略,因此过多使用这种策略就容易使个体形成不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所以,自我设限并非是一种应对威胁性情境的积极策略,而是一种自我欺骗策略,维护的是自己虚假的自尊。
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从教育以及心理学的观点来看,采用如下措施可帮助个人尤其是学生突破自我设限。
1.在课堂中营造和谐的合作型学习环境。首先,教师应该向学生传达合理看待分数重要性和失败意义的信息。其次,教师应准确把握自我设限的一些常见症状和征兆,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哪些学生正在使用自我设限策略或者有使用它的趋势,然后尽早让学生意识到这个问题以便利用该策略的积极意义来促进自己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2.减少学习情境中的不确定性。由于自我设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原因认知的不确定性,因此,教育者要帮助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原因进行清晰而准确的把握,以此打破认知的不
确定性——自我设限的恶性循环。在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时,教师应更多地鼓励学生在成功时接受合理的表扬,而不是训练他们在因为缺少努力,而失败后进行非能力的归因。
3. 鼓励肯定学生,增强其成功体验。自尊是影响自我设限的重要内在心理因素。它反映的是个体对自已是否有价值、是否重要的一种自我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反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为他们提供积极的情感支持和社会支持;让他们更多地体验学习的成功,这样就有助于提高其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