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人物-高洋-的简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3:48:30
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人物-高洋-的简介?

【北齐文宣帝高洋】
  高洋(529~559年),字子进,因生于晋阳,一名晋阳乐。北齐开国皇帝,齐文宣帝,550-559年在位。他是东魏权臣、北齐神武皇帝高欢次子、北齐文襄皇帝高澄的同母弟,母亲为娄氏。出生时有异兆,相貌奇特。幼时其貌不扬,沉默寡言,其实大智若愚,聪慧过人,深沈有大度。虽常被兄弟嘲笑或捉弄,但其才能甚得父亲欣赏。
  天平二年,封太原郡公,累迁尚书左仆射。武定五年,为尚书令、中书监、京畿大都督。高澄被奴隶刺杀以后,高洋处变不惊,指挥若定,继高澄之后控制了大权,时年十八岁,为使持节、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大行台、齐郡王,食邑一万户。又进封齐王,邑十万户。后任相国,食邑二十万户,加九锡。
  高洋于550年逼迫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禅位,自立为帝,定国号为齐,改元天保,建都邺,年仅二十岁。在位前期勤于政事,以法驭下,并能任用杨愔等人,勤于武备,征伐四克。后来变得神智昏乱,猜忌残暴,虐杀兄弟,饮酒无节制,最后因饮酒过量无法饮食。天保十年(559年),高洋去世,时年仅31岁,他的谥号为文宣皇帝,庙号为显祖,太子高殷即位。武成帝曾于天统初,改其谥为景烈,庙号威宗。武平初,赵彦深执政,复帝本谥,庙号仍为显祖。
  [编辑本段]〖生平简介〗
  他在位初年,留心政务,削减州郡,整顿吏治,训练军队,加强兵防,使北齐在很短的时间内强盛起来。他执法非常严格。不管皇亲国戚还是平民百姓,都同等对待。有一次国都邺城大旱,百姓无粮可吃。高洋得知此事,命皇后李氏的弟弟李长林打开国库,赈济灾民。然而半年以后,邺城老百姓还是饿死了有很多,他们四处逃荒,却敢怒不敢言。后来一位正直的大臣不顾自己的安危,把此事上奏给了皇上。高洋一听,勃然大怒。待原因查明后,下令将李长林斩首示众,后经许多大臣们的求情,留他一命,但仍将他消职为民。从此再有了灾荒,没有一个人敢克扣赈灾粮食了。
  高洋还改革了官制,他看到地方上的官吏太多,人浮于事,又加剧了农民的负担。于是他采纳一些大臣的建议,消去州、郡建制。这样,全国的官吏一下子就减少了几万人,贪污腐化现象大大减少,农民们的负担也减轻了很多。
  为防止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高洋还加固长城。每到农闲季节,他就调民工修长城,这对边疆的稳固起了很大的作用。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齐国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