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论语》中的两个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07:14:55
我读《论语》看到有两个地方不明白
1、子罕篇: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这句我仔细读了集注,还是不是很理解。请高手发表一下看法,照本宣科的不要来
2、乡党篇:讲孔子穿衣服那段,“非帷裳,必杀之。”这个确实不懂,尤其是杀字,请指教一下。
哎~~怎么还没有我满意的答案,我希望看到哪位朋友自己的见解,可还是照书抄的多。尤其是有一位怎么粘了那么多啊。还有那个杀字始终没有合理的解释。

孔子杜绝四种毛病:不凭空猜度,不毫无变通,不拘泥固执,不主观武断。
不是帷裳,一定要经过剪裁。

1、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子罕篇
子绝四——毋意(1),毋必(2),毋固(3),毋我(4)。

译 文

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的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的举动,没有自私之心。

[无我 无人 无众生 无寿者] [修养至此无话可讲 接近圆满]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2)高,钻(3)之弥坚,瞻(4) (音zhān)之在前,忽焉在后。

译 文

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

[师德当如此] 【到处不住到处住 处处无家处处家】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 文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 无常观自得 ]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

孔子说:“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三德妙用)

乡党篇
乡党 独立的一篇要看的是孔子的言行 师德之表率 这也是儒家最难处 言用不言妙 妙在作用中

文句精选: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

译 文

孔子在本乡的地方上很温和恭敬。

齐必变食(1),居必迁坐(2)。

译 文

斋戒的时候,一定要改变平常的饮食(不吃肉,不饮酒,不吃葱、蒜等刺激物)居住也一定搬移地方,(不与妻妾同房)。

{斋戒的目的是心智清净 明断事务洞察无误}

食不厌精,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