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年长者分析分析,为什么五四时期青年人这么有信仰有理想,而八零后,九零后缺乏这股精神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5:41:31
这个问题比较乏味,为什么五四时期青年人这么有信仰有理想,而八零后,九零后缺乏这股精神呢?是国家人民没有像过去一样受到种种压迫没有了危机感,还是现在的媒体、网络等各式各样的娱乐方式在精神上腐朽青年们的人生观呢?
我个人认为是国家的“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策造成的。超快速的经济增长让人们无法顾及到青年一代的思想教育,浮躁,快速的生活节奏产生了青年们狂热的拜金主义,精神生活很空泛。
我是85年出生的人,只缘身在此山中,看问题也难免看不清楚。请年纪大一些的过来人分析分析。谢谢。

我是70后。我没有前辈们生活在建国之初一十二年的经历,对那段历史是从影视文艺作品中了解到的。听说那时候,民气好,民风正,当然政风也清正。
至于五四时期,就更是从历史和文艺作品中去认识和了解了。
而现在青年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则是切切实实看到的,有的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每一天都上演。
朋友,你分析的有道理。单纯的经济建设,只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车轮,而车至少是要有平衡的两轮的,就如同鸟之两翼。
邓公也在1989年承认,改革以来最大的失误是教育,对人民的尤其是青少年的教育未抓好,其实首先是对官员的教育的放松,造成官风不洁,贪污腐败,尔后影响到民风,才有了道德滑坡的说法。

少年强,则国强。希望中国的年轻人,看到经济数字之下潜藏着的危机,居安思危,奋发有为。
你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佩服你。
希望有更多机会交流。祝你学习进步,工作顺利!

以世间法的观点:打开窗户,带来了清新空气,也带来苍蝇: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
以出世间法的观点:众生的业报,引起的。分为共报和个报,靠修行 即戒、定、慧,脱离六道轮回是可以的。

《警世钟》——益西彭措堪布 内有因果说明,请参详;

我是八零…我觉得自己有很好的信仰…我觉得生活很美好啊?我觉得生活真的非常的多姿多彩啊…其实我觉得不是什么时期…什么后的问题…而是人本身思想的问题而已。

呵呵,我是86的。。没有信仰没有理想是指你自己还是指我们全部。。。你怎么知道我们没有理想的呢。。。。。五四时期只不过表现的更强烈罢了。。
表现出来一种集体感,,,
而现在的我们表现出个人感。。。

建设繁荣富强的祖国还有错。。这就不算理想了??。。什么是拜金主义。。。我看你是受儒家思想影响过重了吧。。。

不是为了得分, 只是觉得这问题很有深度,值得探讨。我认为最大的原因肯定是环境,只是不觉得只有国家和社会这些影响, 更有家庭这个大背景的影响。80,90后的孩子大多是独身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他们的父母都往往是吃过苦的一辈, 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再经历他们的这种坎坷。于是在安乐窝中往往会消磨人的意志, 再加上身处物欲横流的社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