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静”的古诗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0:46:35
有关于“静”的!!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再比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也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是以动写静。

王籍
《入若耶溪》①:
艅艎何泛泛②,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③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忘了是什么是啦,对不起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