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的中堂大人是什么地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1:16:49

如果仅仅是中堂大人 那么只是个虚职 纸老虎罢了 地位尊贵崇高 没多少实权
咱和珅和中堂NB是因为他还是军机处大臣 这才是实权所在
另外 皇宠亦是大大的实权

清朝除了皇帝外最高权利机构是军机处,军机处一般有几个军机大臣,首席军机大臣一般是做在中间的位置上讨论国事,久而久之,首席军机大臣也称为“中堂”,中堂大人是所有大臣中职务最高的,相当于汉唐时的宰相

中堂之说起于北宋(一说起于唐),唐、宋置政事堂于中书省内,为宰相处理政务之处,中堂因宰相在中书省内办公而得名,后称宰相亦为中堂。元代沿称。明清时成为对内阁大学士的称呼。明代大学士实际掌握宰相的权力,其办公处在内阁,中书居东西两房,大学士居中,故称中堂。清代大学士原系空名,为满足大学士对权利的要求,往往要管一个部,京官一般有一满一汉分坐于东西,当中是空的,如有管部大学士在场,便坐在中间,故亦称中堂。清代包括协办大学士均用此称。后来中堂成为一尊称。

“中堂”一词作为官职可以追溯到北宋(一说唐),唐宋设政事堂于中书省内,“中堂”便因宰相在中书省内办公而得名。明代时废宰相,设六部,大学士在内阁成为掌握相权的人。其办公处于内阁,中书分居东西两个房间,故大学士有“中堂”之称,但此时“中堂”一词使用尚不广泛。到了清代,雍正设军机处执掌国家机要,大学士变成了虚称,但为了满足他们对权力的要求,皇帝常常令大学士掌管一个部,而部中尚书则为一满一汉,就坐时满汉尚书分坐两侧,如果有大学士,便居中位,称为“中堂”。后来中堂成了美称,只要是大学士、协办大学士无论管部与否都称“中堂”。

清朝设的军机处的首领,听皇帝旨意办事的 ,地位高,权力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