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为什么喜欢“茶”这个意象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23:26:25

吃茶
  吃茶是一个好题目,我想写一篇文章来看。平常写文章,总是先有了意思,心里组
  织起来,先写些什么,后写什么,腹稿粗定,随后就照着写来,写好之后再加,一题目,
  或标举大旨,如《逍遥游》,或只拣文章起头两个字,如“马蹄秋水”,都有。有些特
  别是近代的文人,是有定了题目再做,英国有一个姓密棱的人便是如此,印刷所来拿稿
  子,想不出题目,便翻开字典来找,碰到金鱼就写一篇金鱼。这办法似乎也有意思,但
  那是专写随笔的文人,自有他一套本事,假如别人妄想学步,那不免画虎类狗,有如秀
  才之做赋得的试帖诗了。我写这一篇小文,却是预先想好了意思,随后再写它下来,还
  是正统的写法,不过自为觉得这题目颇好,所以跑了一点野马,当作一个引子罢了。
  其实我的吃茶是够不上什么品位的,从量与质来说都够不上标准,从前东坡说饮酒
  饮湿,我的吃茶就和饮湿相去不远。据书上的记述,似乎古人所饮的分量都是很多,唐
  人所说喝过七碗觉腋下习习风生,这碗似乎不是很小的,所以六朝时人说是“水厄”。
  我所喝的只是一碗罢了,而且他们那时加入盐姜所煮的茶也没有尝过,不晓得是什么滋
  味,或者多少像是小时候所喝的伤风药午时茶吧。讲到质,我根本不讲究什么茶叶,反
  正就只是绿茶罢了,普通就是龙井一种,什么有名的罗岕,看都没有看见过,怎么够得
  上说吃茶呢?
  一直从小就吃本地出产本地制造的茶叶,名字叫作本山,叶片搓成一团,不像龙井
  的平直,价钱很是便宜,大概好的不过一百六十文一斤吧。近年在北京这种茶叶又出现
  了,美其名曰平水珠茶,后来在这里又买不到,--结果仍旧是买龙井,所能买到的也是
  普通的种类,若是旗枪雀舌之类却是没有见过,碰运气可以在市上买到碧螺春,不过那
  是很难得遇见的。从前曾有一个江西的朋友,送给我好些六安的茶,又在南京一个安徽
  的朋友那里吃到太平猴魁,都觉得很好,但是以后不可再得了。最近一个广西的朋友,
  分给我几种他故乡的茶叶,有横山细茶,桂平西山茶和白毛茶各种,都很不差,味道温
  厚,大概是沱茶一路,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