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以前在古代的房子都是木板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6:25:18
古代房子屋内门窗,墙壁都是木板制的,而现在的房子都流行用石头砖块做?

中国的传统建筑以木结构建筑为主,原因是:

① 就地取材;古时原始森林足可提供建筑所需。

② 中国早在两千年前的战国,冶金技术已相当发达,能够制造出各式各样金属工具,劈削木材来加工。因此中国式的建筑,细部装饰非常细腻。2000年前,以西方当时的工艺,对石块只能进行粗糙的加工。

③ 木建材容易施工、工期短、造价便宜。明成祖盖紫禁城(72万平方米),仅三年就完成了。石头建材盖得慢、造价昂贵。所以很多欧洲的大教堂一盖就是几百年,有时还要停工,等有了钱再继续盖。

④ 好的木建材,如楠木、枞木的强度是钢的4倍,韧性是水泥的6倍,而且木建材比砖造建筑更有调节温度的作用,相当实用而科学。

然而木建筑最大的挑战就是,它可以无限制的横向发展,但是不同于石造、或钢筋水泥的建筑 – 它很难到达20米以上的高度。在地狭人稠的的现代,建筑都要往上发展,加上木料建材愈来愈难得,使得传统木建筑逐渐淡出现代社会。

建筑材料一般是要便于就地取材(在这个前提下会尽量选择适合盖房的材料),越是古代越是这样,几千年前的人不像现代的人,盖房、装修还要使用地球那边儿的进口材料。秦始皇盖房也只能在秦国的势力范围内找材料。老百姓就更甭提了。所以中国古建筑大部分是砖木材料。(中国人是世界上较早使用陶土做建筑材料的。和木材、石材比这是比较先进的人工材料了)。草原民族多使用毡房。南亚热带地区的人多使用竹、木建房。

过去木头比石头容易获得
现在石头比木头容易得到

也有石头的

哈哈,那时哪有现在这发达的技术,那么大的石头,你想累死他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