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依恋理论都没有明确提到四种类型行为差异的成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6:40:39
我搜查的书籍和网上内容都只是提及爱因斯沃斯的陌生情境测试中所观察到的四种类型得行为表现,但没有明确地描述不安全类型中3分类之间的差异的成因?

回答要求:我要的是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差异,孩子这样的行为表现背后的心理机制。

回答可以把下面2个问题看做是不同的问法。

1.问什么有这样的表现——回避型为什么完全不在意照看者,矛盾型为什么又爱又恨及不信任,无定向型/混乱型为什么是前两种的混合?
2.为什么他是回避型而不是其他类型,我是矛盾型而不是其他类型,你是无定向型而不是其他类型?

这和养育者对婴儿的态度有关。

一种类型是入侵型的养育者,过分打扰,比如在婴儿不需要的时候喂奶,或者在婴儿不想玩的时候非要逗他玩,这样的养育者比较容易养出回避型依恋的婴儿。

矛盾型依恋的婴儿的养育者比较复杂一点,可能是比较焦虑类型的,有时候回应婴儿的需要,有时候则忽视或者有打扰,比如一定要按照时间表而不是按照婴儿的需要喂食。这样婴儿会无所适从,就是你说的“又爱又恨及不信任”。

混乱型依恋的婴儿的养育者的情况更糟糕一些,可能会有爱抚和虐待并存的情况。

每个人的性格能随时间和环境而变化,分类也只是在某个阶段,某个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