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第1段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6:05:21
桃花源记第1段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写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和景象,写出了作者对桃花源美丽景象的向往

第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和沿途所见的绚丽景色。首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人物的身份,这是记叙文的常用写法。“夹岸......缤纷”写出了桃花源绮丽动人的外景,渔人“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欲穷其林”,其感觉,想法,行动多侧边地衬托了桃林之美,是人愈发对迷人的桃林心驰神往

桃花源记第1段景物描写重点突出了它的平和、宁静、美丽、隐蔽。为渔人最后没有找到桃花源做出了铺垫,也潜意识的点出了桃花源的不存在,和人们向往和平安宁的生活的心态。

《桃花源记》是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