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才子佳人帮忙解释几个名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2:19:36
1、导引之术
2、趺坐
3、城隍
4、兰若
5、木鱼
请才子佳人解释得越详细越好,内容好的加分!

欢迎各抒己见,内容好的加分。

[1]导引之术:我国古代强身除病的一种养生方法。导引,“导气使和, 引体使柔”的意思,指屈伸俯仰,呼吸吐纳,使血脉流通。《庄子•刻意》: “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导)引之士,养形 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后为道教用以作修炼的迷信法术之一。道教 有《太清导引养生经》。
[2]趺(fū夫)坐:即“结跏趺坐”,略称“跏趺”。佛教徒坐禅的一种 姿势,即将双足背交叉于左右股上;右手安左手掌中,二大拇指面相合,然 后端身正坐,俗称盘腿打坐。见善导《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大智度论》:“诸坐法中,结跏趺坐最安稳,不疲极,此是坐禅人坐法。”
[3]城隍:古代神话中守护城池的神,后为道教所信奉。相传《礼记•郊 特牲》中蜡祭八神之一的水 (即隍)庸(即城)衍化而来。三国之后即有的地方祀城隍神,唐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普遍奉祀,一般称为某府某县城隍之神,视之如同人间的郡县长官。参见清赵翼《陔馀丛考•城隍神》。
[4]兰若:梵语“阿兰若”的音译。《大乘义章》一五:“阿兰若者, 此翻名为空闲处也。”原为佛家比丘习静修的处所,后一般指佛寺。
[5]木鱼:佛教法器名。刻木作鱼形,中凿空洞,扣之作声。一为圆形,刻有鱼鳞, 僧人诵经时敲击以调音节;一为长形,吊库堂前,开饭时击之以招僧众。《百丈清规•法器章》:“相传云,鱼昼夜常醒,刻木象形,击之,所以惊昏惰也。”

1、导引之术,导气引体的方法。古医家、道家的养生术。实为呼吸和躯体运动相结合的体育疗法。

2、趺坐,盘腿端坐。

3、城隍,守护城池的神。

4、兰若,指寺院。梵语“ 阿兰若 ”的省称。意为寂净无苦恼烦乱之处。

5、木鱼,佛教法器。相传佛家谓鱼昼夜不合目,故刻木像鱼形,用以警戒僧众应昼夜忘寐而思道。有两种:一为圆状鱼形,诵经礼佛时扣之以调音节;一为挺直鱼形,粥饭或集会众僧时用之,俗称梆。

1、导引之术——“导气令和,引体令柔。”的意思。原为中国古代强身除病的一种养生方法。《庄子 刻意》成玄英疏:“导引神气,以养形魄。延年之道,驻形之术。”也是一种中医的治疗方法。
2、趺坐——跏趺坐的略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