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8:52:29
《史记》记载:夏桀“召汤而囚之夏台”。这说明夏朝:
①已建立奴隶制国家机器
②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③已出现“天下为家”的局面
④奴隶制国家对奴隶实行专政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③④
为什么答案选择a?可以介绍一下““召汤而囚之夏台”这事吗。

宗法制将“国”与“家”结合在一起,其结合点主要是
宗法制将“国”与“家”结合在一起,其结合点主要是(

A、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保障周王室的权威和政治隶属关系
B、以家族的分配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的世卿世禄特权
C、以血缘亲疏确立土地、财产和权力的继承,保障了国家内部的稳定
D、以宗法制保障权力和财产的再分配,从而稳定各级贵族的统治

为什么选择A?

第一题可以采用排除法,“召汤而囚之夏台”说的是夏桀囚禁商汤的历史事件。夏桀和商汤都属于奴隶主阶级,④“奴隶制国家对奴隶实行专政”与题意明显不符,,这样凡是包含④的选项都是错误的,B和D首先排除。然后我们再比较一下剩余选项,A和C,两项都含有③,说明③是符合题意的,它们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取①还是取②。②“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在意思上和④是一致的,强调的是奴隶主贵族针对奴隶的专政,所以同样与题意不符。

此题关键在于“召汤而囚之夏台”是奴隶主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和奴隶制的阶级矛盾没有任何关系,所以②、④是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第二题,宗法制度实质上就是嫡长子继承制,这是宗法制度的核心,也是家国一体的关键结合点。

“召汤而囚之夏台”事件详解
有一天,夏桀听说有一个诸侯王居然比自己贤良,而且大多数诸侯都听他的,就有了后顾之忧。为了铲除后患,夏桀便号召属国在有仍氏地方会盟,联合攻汤。当时,有缗氏与汤的关系比较好,听说攻商,带头叛夏,众诸侯群起而效之,夏桀众叛亲离,陷于孤立,攻商计划流产。

夏桀见此情状,害怕商汤起事,急令部下去亳邑擒拿商汤。《夏志》曰:“夏桀二十四年戊辰四月,命熊罴二将,领甲士一千,槛车一乘,来亳擒商侯。商侯欣然就车,即日起行。有商之民,老幼数万,拥车号哭。死不放行。二将、甲士戈戟开道,不容商民遮道乱哭。商民已被打伤,犹不肯止。”

商侯哭泣告民曰:“请民众返回,我一定会归也。”老幼哭送五十里,诸臣子哭送百二十里。长子太丁,相尹伊,莱朱等随车在途。四月十一日发,十二日至汴阳(今开封市),廿一日至夏都(即今河南省禹州市)。”囚于钧台,也叫夏台,是有史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行国宴的地方,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监狱,比“纣囚西伯于羑里”还早几百年。

夏桀欲设朝,当面责问商侯,而后杀戮之。是时,天乃大雨如倾,酒池成海,糟堤成泥,雾迷朝市,迅雷摧殿。宫中白昼出鬼,宫成内皆成大水。大臣恐商侯逃匿,问于夏桀,桀曰:“南有夏台,下有穸室(地下室),远僻(偏僻而荒凉),囚之,勿与饮食,饿杀之。”从此囚商侯于夏台。

夏台在夏都南十里,非常荒僻,周围空旷,不邻村舍。台下之穸室无窗无洞,极黑,周遭尽草莽地穴,无限毒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