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为什么能建市??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6:39:44
觉得泰州建市吃醋借螃蟹。。。本身条件太差,确当老大。

当时扬州管辖的范围太大,分下来你说把地级市放哪,泰州、泰兴、靖江、姜堰、兴化。当然首选泰州了……

泰州在历史上就是苏北沿江的“三州”(通州、扬州、泰州)之一。1949年解放后,泰州市改称苏北泰州行政区,辖泰州市及泰兴、靖江、泰县、海安、如皋、东台、台北7个县。1950年,扬州、泰州两个行政区合并为泰州行政区,曾辖扬州、泰州2市及泰县、泰兴、靖江、江都、高邮、宝应、兴化、六合、仪征9县。
1996年以前,泰州市为县级市,隶属扬州地区管辖,其性质定位为工业城市,是江苏省仅有的二个计划单列市(另一为常熟市)。96年前,泰州的GDP就已超百亿,除春兰集团外,有林海、石化、梅兰(电化厂)及苏电、无专、无仪、航海等一批企业。(当年扬州(不是指扬州地区)的GDP没查到,印象中也差不多吧)。但其发展受到诸多因素制约:一是扬州的打压,二是地盘太小(总面积只有37.92平方公里,是全国10 个最小的城市之一,同时,又是全国10个人口密度最大的小城市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矛盾越加凸显,不仅妨碍了泰州城市作用的发挥,而且制约了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从1982年始,不少专家学者先后发表过论述和建议,即扬泰分家。费孝通曾在其《小城镇 新开拓》一文写到“在泰州,我听到了一个值得引起注意并应加以研究的新问题,那就是在市管县的体制下,当前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域之间还存在着不相适应的地方。具体地说,一是扬州市在经济上带不动它属下的泰州市,人们把这种情况叫做‘小马拉大车’。。。”二国家、省级有关部门也相继派调查组进行过调查研究,他们的结论几乎是一致的,这就是:行政区划必须作合理的调整。
但因诸多原因,有关泰州的行政区划调整问题一直未能实施,直至1996年,国务院才终于作出了决策:对扬州地区的行政区划进行调整,组建地级泰州市,并适当扩大泰州市域范围调整扬州市行政区划。原县级泰州市变为海陵区,原扬州市代管的泰兴、姜堰、靖江、兴化4个市划归泰州市代管。

泰州建市有历史原因。条件差不是理由,主要是相关领导、相关机关部门不作为,把泰州弄得成了加强版县城。

泰州以前是不大好,三十近几年建设的已经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