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怎么经常换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9:32:20

我曾在中国多种场合听到类似“因为日本首相经常变化,所以中方没法制定比较长期的对日战略政策”之疑惑。
日本确实老换首相。2006年9月以来,安倍和福田都执政不到一年就辞职,而现任首相麻生的人气甚至不如在野党民主党首小泽一郎。看来,麻生的“天命”也应该不会太长。这些“怪象”究竟从何来?
日本的首相与美国总统不同,不享受“任期的保证”。美国总统除非发生意外的事件,无论多么没能力的总统,也可以“完成任期”。日本首相则随时面对着离职的压力。例如,兼任内阁总理大臣的首相有权决定内阁的人事,而若内阁成员在其决策过程、处理方式等方面泄露丑闻,一切责任就必然归于首相。安倍、福田的闪电式“辞职”与内阁的表现密不可分。不过,高举“结构改革”、“打倒自民党”的小泉纯一郎确实连续就任首相5年。可见,制度原因是相对的。
不过,小泉以后的几任首相,就面对了小泉遗留下来的“改革后遗症”,比如不具有小泉那样领袖魅力的安倍就很难强有力推行政策。而麻生太郎就任后不久就被全球金融危机卷进去了,终于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
这时候,首相往往就直接面对舆论的强大压力。首相、内阁、行政机构,一旦出问题,媒体就马上关注,并强烈地批评。舆论调查、电视的娱乐性谈话节目以及周刊的超商业化报道,都成为压力的来源。要是某一次调查显示内阁支持率急降(尽管舆论调查也难免有诱导性)、著名评论员们共同批评首相、周刊暴露内阁成员丑闻等同时爆发,首相就会一下子陷入“辞职”的汪洋大海,内阁则只好“垮台”。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国民对“政客”的不信任。福田突然表明辞职的2008年9月1日,城市、农村的老百姓接受电视采访时纷纷表示,“很出乎意料,没法理解”,“福田根本不理我们的感情,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就走了”,“我们被福田抛弃了”等看法。今天,老百姓已经充满被政治家“抛弃”的感觉,政治的国内公信力已经降到“底线”,日本实际上处于“无政治状态”。
在这种“无政治状态”下,民众——尤其是年轻人——一方面完全不理会政治政策的讨论和制定,一方面又完全没有耐心等待,而要求政治人物暴风骤雨般地解决问题,如果不行,就立马换人。这也就是小泉颇受青睐而其后几任走马灯似的上台下台的社会原因。
日本这几年,首相都是出生于政治家庭的所谓“太子党”。在如此严峻的政局下,日本人需要反思的是,如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