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是在什么时间和地点写得长相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21:06:56

1654-1685,初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明珠之子.康
熙十五年(1676)进士,选授三等侍卫,寻晋为一等。著有《通志堂集》,词
先有《侧帽》一集,后增补为《饮水词》,后人汇辑本则称《纳兰词》,今存
三百五十首左右。又与顾贞观合辑《今词初集》一选,为清初人词选中著名之
本。纳兰性颖敏,多愁善感,不类贵介公子。词风真挚自然而多凄恻哀艳,悼
亡之作尤称绝调。向有满洲词人第一之誉,为清词大家之一。
【注释】
①此词牌原先系唐教坊曲名,始见《全唐诗》。双调,三十六字,三平韵,一
叠韵为正体。又名“山渐青”、“吴山青”、“长相思令”、“长思仙”、
“青山相送迎”、“相思令”、“越山青”、“忆多娇”、“双红豆”。仄韵
者名“叶落秋窗”。 ②榆关:即山海关。

【品评】
清初词人于小令每多新创意境。这首《长相思》以具体时空推移过程,及
视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观感,更抒露着情思深苦绵长心境,允称即小见
大之佳作。上片在“一程”又“一程”的复叠吟哦中,展示出与家园的空间阻
隔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严重增大,空间感与乡情构成尖锐冲突。正在这种
行进方向和心绪逆反背离中驻营夜宿,“夜深千帐灯”,似是壮伟景观,实乃
情心深苦之写。白日行军,跋涉山水,何以夜深时仍灯火通明,难入梦乡?思
乡失眠!于是转入下片乡情思恋之笔。“一更”又“一更”的重叠复沓,于听
风听雪的感觉中推移着时间过程,时间感知于乡情的空间阻隔而心烦意乱,怨
夜太长。说“聒碎乡心梦不成”,其实是乡心聒碎梦难成,情苦不寐,只觉得
风声雪声,声声扣击入心窝,难以承受,在“乡园”时哪有这种令人痛苦之声
响?将主观因素推诿客观,语似平淡,意更深沉。此类迁怒归咎于风雪声写法,
心理情态能初充分表现出。看似无理,反见情痴,愈是无理之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