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有几次土地大确权,都是哪几次?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9:22:04
我记的在一本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上看到的有四次土地大确权!不是土改啊.

应该是三次吧
第一次是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承认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即私有),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第二次是1956年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第三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的农村体制改革,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的前提下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

  [编辑本段]中国历史上三次土地改革及其意义
  第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意义: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联合地主一致抗日。
  第二次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土地改革中,中共贯彻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意义:这种土地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翻身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农民的支持,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斗争时期,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为减少阻力,孤立分化地主阶级,以利于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早日恢复发展农村经济,实行了经济上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意义:1.1952年底,全国土改基本完成,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的农民分到了土地;2.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彻底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3.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4.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5.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6.摧毁了美蒋反动集团的社会基础。
  [编辑本段]三次土改的区别
  三次之间的区别:第一次是民族主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抗日,全国一致反抗日本侵略。第二次是阶级斗争时期,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