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到汉朝中央集权是逐渐加强的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7:38:07
先感谢!!

不好说。秦朝是暴.政,集权那是相当厉害;汉朝懂得不能逼之过甚,多少放了一些权。但汉朝比秦朝多发展了好几百年,制度肯定会更加完善,更加利于中.央.集.权的统治。

秦是郡县制,而汉朝是郡县与封国并存;
秦朝中.央的三公九卿以及地方的郡县长官都是直接由皇帝任免,而西汉有察举、皇帝征召等多种方式;
秦朝以法家一家治国、焚书坑儒,而汉朝独尊儒术后并未禁止其他思想学派、儒学本身也广泛吸收了法家和阴阳家等学说。

感觉在秦朝时期中央集权的动作非常快,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就是比较突出的体现。到了汉朝,在这方面有所缓和,因为自曹参当宰相起就开始实行黄老政策,黄老政策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什么事都让他自己慢慢来发展,慢慢来做。就像易中天先生说的那样,炒小虾只能用小火慢慢炒,你用大火炒不了几下就糊了。
所以一直到汉文帝的时候才出现晁错提出削藩,当时有很多人反对,汉文帝也是犹豫不决。结果事态发展过快,导致了七国之乱。
所以汉朝的中央集权速度没有秦朝快。秦朝快速灭亡也是和这方面有关的。

不能简单的这么说,当时秦朝统一后,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地方实行郡县制。依法治国,是集权比较严重的,最后人民揭竿而起。秦亡后,汉朝基本沿用秦朝体制,但是在地方采取郡县制与分封制结合的方式,休养生息,以老治国,集权减轻了,但是酿成七国之乱。到了汉武帝时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试图将儒法结合,这时候,外儒内法的帝王权术形成了,帝王以圣人的身份出现,表面上放权,地方上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实力,一段时间后有“酬金夺爵”,实际上又集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