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坦克步枪怎么打坦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2:49:22

反坦克步枪,顾名思义,是专门用来对付装甲军事目标的枪械。其口径大多在6.5~15mm之间,以大口径居多;枪管及全枪较长,枪管长可达1200mm甚至2000mm;弹头由硬质合金材料制造,穿甲厚度不超过35mm;一般配两脚架,枪口装有制退器;发射方式多为单发。
反坦克步枪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伴随着坦克出现的。1916年9月15日,英军在索姆河战役中首次使用MK-I型坦克向德军阵地冲击,使德军蒙受了重大损失。面对这种金属怪兽,德国人起初一筹莫展。尽管野战炮可以给坦克造成杀伤,但对运动中坦克的直接命中精度却很低。当时,德国军队中为机枪手及狙击手配有一种“K”型子弹-该子弹含有一颗碳化钨弹芯,比普通子弹重,以用于对远距离目标和带有防护的目标进行精确射击。1917年的一次战役中,德国人意外发现“K”型弹可以击穿英国MK-I和MK-II坦克的装甲板(厚度在5-10mm之间)。之后,“K”型子弹迅速配发给每位士兵,用以对付英国的坦克。震慑于“K”型子弹的侵彻威力,英国人马上将新一代MK-IV型坦克的装甲厚度提高到6-12mm以抵御“K”型子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得知“K”型子弹不能击穿MK―IV型坦克防护装甲后,德国人立即把制造反坦克枪的任务交给了毛瑟公司。1918年2月,世界上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反坦克武器-“毛瑟1918式反坦克步枪”(Tank-Gewehr M1918)的样枪诞生。该枪是将毛瑟制式7.92mm步枪按比例放大到13mm,并加长了枪管,枪长约1.9m,重15.9kg,单发装填,后坐力很大;新枪的穿甲力在100m距离上是26mm,在200m上大约是10mm。只要射角适当,可以在100m以外击穿MK-IV坦克的防护装甲。5月,反坦克步枪开始大批量投入生产,到战争结束,大约共生产15800支,主要分发给专门的反坦克分队,但还未来得及大展身手,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在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近20年中,反坦克武器研究进展不大。尽管在“一战”中昙花一见,但各国的枪械设计师们大多认可德国人在“毛瑟1918式”上的经验:硬核弹头、为提高子弹初速而加长的枪管、12-14mm的口径,将成为未来步兵及伞兵用反坦克步枪的发展方向。

反坦克步枪是一战的时候德国发明的,口径较普通步枪大,并且派发专门的子弹,可以穿透当时的坦克。到了现代之后,由于装甲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