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安格儿作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20:52:09

安格尔,Jean-Auguste-Dominique lngres (1780~1867)
法国画家,新古典主义美术的最后代表。1780年8月29日生于蒙托邦,1867年1月14日因肺炎卒于巴黎。他的父亲约瑟夫·安格尔是蒙托邦皇家美术院院士。安格尔1791年进入图卢兹学院学习美术。为了减轻家庭负担,13~16岁做过图卢兹剧院乐队的第二小提琴手。1797年安格尔来到巴黎,进入J.-L.大卫的画室。1801年以《阿伽门农的使者》一画获罗马大奖。1806年赴罗马法兰西学院学习,自此一直在罗马学习工作到1820年。后又于1835~1841年担任罗马法兰西学院院长。1824年在法国展出《路易十三的誓愿》(为蒙托邦教堂绘制),受到官方赞扬,翌年被选为皇家美术院院士。在他82岁(1863)高龄时,蒙托邦市赠予他黄金桂冠。
安格尔首先是坚定的新古典主义者,他十分崇拜希腊罗马艺术和拉斐尔。他的代表作《路易十三的誓愿》描绘法王路易十三虔诚地跪在圣母子前,其形式完全是模仿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荷马礼赞》(1827,卢佛尔博物馆)则是对希腊传统的无尽赞美。在捍卫古典法则这一点上,他和大卫一样忠诚不渝;然而从他的作品中却再找不见曾经存在于他老师的艺术中那种刚勇的力量和民主的性质。《路易十三的誓愿》产生在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正是表明了他的政治倾向;而在《荷马礼赞》的构思和绘制过程中,他在描绘那些希腊文化哺育的历代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同时,却有意将他认为是浪漫主义作家的莎士比亚和歌德排除在外,这又暴露了他的艺术偏见。从这样的意义上看,从大卫到安格尔,法国的新古典主义美术可说是经历了从革命古典主义到保守的学院派古典主义的转变。但是安格尔同时却是注重研究自然的。当他在谈到他和大卫的区别时,他曾说:尽管事实上我始终忠于他的英明原则,但我仍然认为,我得开辟自己的新的艺术道路,因为我在被他培育起来的对希腊艺术的感情之上又增加了对研究活生生的模特儿的兴趣,并且还研究意大利著名艺术大师们的作品,尤其是神圣的拉斐尔的作品。评价他对总结和发展欧洲古典主义传统作出的贡献时,不应忽略他曾一再谈到:希腊人就是自然,拉斐尔之所以为拉斐尔,就是因为他比别人更了解自然。正因为他是通过希腊人和拉斐尔的媒介去研究自然的,他才在肖像画和表现女性裸体等方面取得了独特的成就。安格尔受学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