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几句歌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8:46:39
中医院校 类似校歌 谁能写几句?一句 几个字也行

近代中医学校的校歌更新时间:2007-2-2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字体:变小 变大
  近代是中国医学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随着国门开放,欧风东渐,西洋医学在我国得到迅速的传播和发展,形成中西两种医学并存的局面,传统中医学受到有力的挑战。由于民族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反动政府崇洋媚外,不断采取种种排斥、限制中医的措施,使中国医药学受到严重摧残,岌岌可危,当此之时,前辈中医为了保存和发展歧黄医学,奋力创办中医院校,使奄奄一息的中医学得以赓续绵延,火尽薪传。其中不少学校颇具规模,编有校歌,其救亡图存,矢志不渝的精神,随着音节飘扬亘古,流芳不绝,至今读之,令人动容,肃然起敬,兹择一二,介绍如下,以缅先哲。
  广州中医药专门学校,由广州药业八行、香港药业三会及广东中医界合力创办,1913年开始筹建,1924年9月15日正式开学,卢乃潼为首任校长。学制五年,课程30门。1955年8月停办,1956年在此基础上,国家正式创办广州中医学院。之前31年共有毕业生21届800余人,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中医药人才,该校曾制定有廖伯鲁作词、罗心铭作曲的校歌,歌词曰:“中华医药炳千秋,学术研求。广南东道,青莪毓秀,校舍好优游。师往哲,启新猷,晦明风雨共潜修,博采旁搜,上医医国,同心努力,玉函金匮,光耀满神州。”歌中唱出了中医药的悠久伟大,并指明了学校设立的宗旨及对光辉前景的憧憬。
  上海中国医学院,创办于1927年12月,章太炎先生为首任院长。学制四年。办至1939年9月,共有毕业生12届,人数近400人。1945年抗战胜利后,上海中国医学院准备复课开学,但受上海教育当局取缔中医专门学校事件影响,1946年8月被勒令关闭。1933年秦伯末先生为该校撰有《院歌》,曰:“春风暖,桃李开,吾院何多才。启迪炎黄绝学,灿烂散光辉,如琢如磨更栽培。前程期千里,独步国医坛。讲课散,歌声扬,橘井长流芳。阐发轩歧岳训,富丽复堂皇,如切如磋费商量。前程期无限,永峙春申江。”词真意切,表达了对中医事业的坚定信心,寄予峡黄传入殷切希望,对师生皆有鼓励作用。
  苏州国医专门学校,是在苏州女科医社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26年江苏吴县妇科名医王慎轩创办苏州女科医社,前后七阅寒暑,毕业学生4届约700人。1933年夏,改称为“苏州国医学社”。1934年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