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铁牌为什么没能阻止明朝后期的宦官专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9:51:19
在明朝初期,朱元璋曾经明令禁止宦官参政,但是为什么明朝后期宦官专权这么严重

宦官专政的提法应该改成宦官擅权。
因为从明成祖朱棣开始,朱棣是由于建文帝宫中的太监给他报信,使之得知南京防守空虚,所以避开北京与南京沿途的关卡,直接进攻南京取得天下的,他当然会很感激太监的帮助,而且当时也不乏一些很能干的宦官,如三宝太监郑和。后来的皇帝朱瞻基觉得文官们过于迂腐,一味的说教,就大胆启用宦官们参与朝政,为此还请老师教宦官识字,从宦官中挑选人才,以便对抗文官集团。
宦官也好,文官也好,他们都是要得到君主的授权才能有所作为,只要皇帝一句话,他们可以立即变得一无所有,甚至人头落地,千刀万剐。所以宦官擅权其实不存在的,宦官们的权力从来没有达到象唐朝后期那样可以废立皇帝的程度。比如刘瑾,魏忠贤他们虽然权倾一时,但只要一旦失宠于皇帝,立刻就身首异处。这都要归功于朱元璋所建立的洪武体制,让太监们在心里上不敢与皇帝对抗。
所以楼主要有个清晰的认识,文官也好,宦官也好,他们都是皇帝手下做事的,皇帝任用谁,谁就擅权,他们为了得到皇帝宠信而互相倾轧。但写历史的往往都是文官,所以他们自然就会贬低宦官,为宦官掌权的时代抹黑了。公平的说,宦官掌权的时代与文官掌权的时代,都有好的都有不好的。比如严嵩严世蕃父子当权的文官时代也一样很黑暗。而张居正依靠着内廷宦官与皇太后的支持,反而使衰微的王朝焕发了新的生机。

因为太监是家臣大臣却是国臣太监比大臣听话 太监最多是专权 大臣却会篡位

形式比人强,,
活着的皇帝比死了皇帝的人更有权力

这个问题的原因也是朱元璋自己造成的,就是因为他废除了丞相制度,皇帝的极大权利造成了极大的工作量,并需要有相当的才华和能力,这对于朱元璋、朱棣不是问题,但是当皇帝不是为了受累的,后来的皇帝就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才能来处理如此多的事情,所以设立了内阁,用来分担工作,为了压制内阁的权利,开太监参政的先例,也无非是皇帝为了维持权利平衡而已。

因为东西厂

这种东西放大臣手上很危险

只有太监合适

人是活的,物是死的,而且那块铁牌似乎被王振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