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桃子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9:53:17

-
  桃子草是中药虱母子的别名

  虱母子

  [别名]

  桃子草、虱母子头、虱母子草、三脚破、杀母、野棉花(以上为台湾习用名称);地桃花、红花地桃花、肖梵天花、野棉花、狗脚迹、大梅花树、刺头婆、痴头婆、红黐头婆、天下捶、八卦拦路虎、假桃花、粘油子、八卦草、迷马桩、野桃花、焚尚花、羊带归、虱麻头、寄马椿、红孩儿、石松毛、牛毛七、半边月、拔脓膏、大梅花树、野茄子、山茄簸、油玲花、土杜仲、野桐乔、山棋菜、刀伤药、肖梵天花、三角风、千下锤、大迷马桩棵、土黄耆、巴巴叶、窝吼、地马椿。

  [来源]

  为锦葵科焚天花属植物虱母 Urena lobata L.,以根和全草(叶)入药。

  [形态特征]

  多年生亚灌木状草本,高约1m。茎直立,密被白色毛茸。单叶互生,叶柄长1~2cm;托叶2,条形,被毛;叶片形状、大小差异较大,卵状三角形,卵形至圆形,长4~7cm,宽2~6cm,先端钝,基部心形,有时宽楔形或钝圆,不裂或具3~5浅裂,不超过叶的中部。边缘有不规则重锯齿,沿叶缘内面有颜色较浅的斑痕,上面被柔毛,下面有星状绒毛,掌状主脉3~7条。夏秋叶腋生花,有花梗;副萼5;花瓣5,倒卵状椭圆形;长约1cm,淡红色,先端钝圆;雄蕊多数,基部连合成筒;雌蕊柱头10裂。蒴果球形,直径近1cm,分果有钩状刺毛。

  白花虱母 (Urena lobata Linn var. albiflora Kan )--成熟开花植株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路旁草丛或灌木丛中,为常见之小灌木。目前台湾中部有少部份栽培供药用。

  [栽培要点]

  种子繁殖。

  [采集加工]

  秋季采挖全草,连根拔起,切除小枝及叶,切碎晒干,或切成片,晒干。

  [化学成分]

  全草显酚类、甾醇及氨基酸反应。地上部分含芒果苷(mangiferin),槲皮素(quercetin)。

  [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