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别人,该怎么改掉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7:48:25
我是一个学习,工作,感情方面都比别人略胜一筹的女生,所以经常会从自己的角度来衡量别人,觉得怎么别人这个也做不好,那个也做不好。
特别是在组织一些集体活动的时候,由于我个人是很重集体的人,所以很希望别人也能够稍微牺牲一下自己,一起投入进来,但是往往发现事情不是我想的这样。所以有时我可能会让人觉得很严格,而且是自讨没趣。
我知道这样做对交更多的朋友很不利,我很想改变这种想法,我也正努力去做,有相同经历的人可以交流一下怎样做比较好吗?谢谢!
我也是一个很热心的人,一件事情我会第一时间调查好,准备完全,所以经常会教别人怎么做。如果事情较少,只要跟其他人说一下就好的话,也没多大事情,但事情一多,别人不懂得也太多的时候,我就会表现出“怎么这个也不会呀”这种想法。所以和很多人都闹过不愉快。
实际上我只是希望如果是共同完成一件事情,那么所有人都尽心尽力那多好呀,为什么每次都是我那么卖力,最后还是不讨好呢。
好吧,现在发现这种想法危害严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能用这种标准。但是我还是会不自觉的全心全意把一件事情做好,接着发现其他人做得不够好,接着就有上述想法,我应该怎样改掉呀~
烦恼中。。。

出现这个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你没有真正树立群众观点。

我这样说,不是唱高调、说套话。因为你谈的问题,属于领导科学范畴,这就不得不说到群众观点。

群众观点,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通俗点讲,工作是群众干的,领导的工作思路和标准,也是从群众中汇集来的。领导行为,不能脱离群众。

首先,当领导,不能把群众看成懒的、笨的、没有觉悟的。必须欣赏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欣赏,而不是口头说说而已。毛泽东领导农民闹革命,你能想象他手下人的素质吗?好多都不识字、没见过世面,但毛泽东仍然信任他们。所以,一定要和大家坐在一条板凳上想问题、做事情,动辄搞命令主义不行、动辄训人也不行。

其次,不要片面强调“坚持高标准”。一件事,能完成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群众的认识水平、主观能动性调动程度。如果群众认识程度达不到,可以进行动员、启发、激励。但是,这些手段也是有限的,要根据群众的思想水平和觉悟程度设置工作标准,不能一厢情愿。有些领导有“急躁病”,问题往往出在这里。

提几个具体的建议:

1、假如你带30人打扫卫生,如果这30人都象你一样,就可以把教室打扫得象手术室一样干净。但是,你不能用这个标准!你不妨在脑子里把30人排排队,以第十名的觉悟为准,设想30人都能象第十人那样,教室将打扫成啥样,那就是一个比较高的标准了。

2、注意一下领导艺术。凡事先搞搞动员,把事情意义讲清,让大家重视起来再干。干的过程中和干完之后,要多欣赏、多表扬,不要满眼都是问题。向老师汇报情况,也要多抬举手下人,“瞧,这窗户是王某某擦的,多干净!”几次下来,大家都有干劲。

3、懒人哪都有,有时真的很气人。如果你多强调为集体争光,大家都很努力。那么,这个懒人基本上不用你去教育,就会成为大家的众矢之地。

4、如果你手下又有几个小骨干,一定要给足他们面子。有问题要单独交流,多以商量的口气讲话。

5、亲和力很重要,这是一种非权力领导力。想一想,有哪些事情会破坏你的亲和力?尽量改掉它们。当然,偶尔地、对极个别人的严肃也是要的。我说的亲和力,主要指在群众集体中的亲和力,不是一人一事上的妥协。